
1月12日下午,政協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落下帷幕。
會議應到委員169名,實到委員147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大會執行主席是:高霆鈞、馬振寰、李平正、員耀德、王蓉、路福太、蔡永祥、楊登九、王尚麟、胥常德、楊寶莉、李進奎、王璽、馮國瑜、周伍德,大會由縣政協副主席李平正主持,縣政協主席高霆鈞作了講話。
縣上領導陳天雄、賈萬祥、王東紅、程江芬、李全明、張璞銀、郭海軍、李尚平、陳銀川、馬金山、魏千乙、張光寧、劉小秦、靳蘭生、羅增芳、郭雙江、魏世中,縣人民法院院長白玉堂應邀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應邀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原縣人大主任謝宗安、馮文虎,原縣政協主席胡繼生、王志仁。原縣政協副主席和不是政協委員的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及縣直各部門、駐秦各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了應邀參加了會議。

縣政協主席高霆鈞作重要講話
會議補選李育新同志為政協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會議聽取了《政協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十一屆四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秦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

縣政協副主席李平正主持會議
會議期間,委員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圍繞大會的各項議程,圍繞保持全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中心,圍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一大局,圍繞王東紅縣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緊密聯系實際,分組討論,大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截至1月11日下午6時,大會秘書處提案組共收到委員提案150件,經審查立案98件。會議始終充滿團結、民主、求實、鼓勁的氣氛。

高霆鈞在講話中指出,2010年是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一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常委會要在中共秦安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按照“顧大局、構和諧、履職能、求實效”的思路,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貫徹落實好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好縣委十四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好陳天雄書記的講話精神,完成好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履好職能,搞好工作,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要常顧全大局。顧全大局,就政協來講,就是顧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就是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大局。一是全觀大勢。從宏觀上來說,就是要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客觀、辯證、歷史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大的趨勢、大的形勢、大的事情。從微觀上來說,我們政協委員要站在全縣的高度,全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分析改革發展穩定的新矛盾,思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問題,探索關乎民生問題解決的新辦法。只有這樣,我們政協工作才能在履行職能的結合點和切入點上,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合拍,與廣大人民群眾合心,與經濟社會發展合步,順時而謀、因勢而動、適勢而為,使人民政協工作始終跟上時代,觀好大勢,顧好大局,謀好大事。二是全求發展。就是要堅持把促進科學發展作為人民政協工作的第一要務,著眼于全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各個方面,樹立發展為先、發展為大、發展為重的理念,以共謀發展為主題進行政治協商,以服務發展為重點開展民主監督,以促進發展為目標推進參政議政,想黨政之想,盡政協之力,集各界之能,協助黨委、政府謀劃發展,促進發展;充分發揮政協優勢,開展履職活動,參與發展,支持發展。尤其要選擇經濟社會發展中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黨政已經決策但因主客觀原因落實不夠的難點問題,有關方面還沒有引起注意的盲點問題,有代表發展趨勢但還沒有被重視的冷點問題,積極開展調研視察活動,提出科學的意見建議,為黨政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三是全為民眾。為政之要首在利民,為治之道重在安民。官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計民生,傾聽民聲民意,心系群眾憂喜冷暖。要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發揮人民政協聯系廣泛、溝通各界的作用,圍繞群眾思想認識上的“困惑點”,各種矛盾的“易發點”,生產生活上的“困難點”,了解民情,體察民情,反映民情。在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上,立好言、代好言、建好言;在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上,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為全縣的發展減阻力、增動力、聚合力,使政協組織努力成為化解矛盾的“減震器”,維護穩定的“潤滑劑”,聯系群眾的“粘合劑”,協助黨委、政府做好穩人心、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四是全構和諧。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而協調各方,構建和諧是做好政協工作的硬職責。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貫穿于政協各項工作中去,充分發揮在政治上包容性大、在組織上代表性廣的優勢,在積極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方面,說和諧話,當和諧人,辦和諧事。在促進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形成共同的思想認識上,在各種利益、各種關系的協調一致上,多說服、多理順、多化解,少強硬、少惹事、少結瘀。在團結上,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相互和氣、相互信任,才能相互補臺,好戲連臺,才能和衷共濟謀發展,齊心協力促和諧,全力以赴保穩定。

二要常履實職能。政協履行職能,從根本上講,就是服務黨委決策,跟進政府工作;從重點來講,就是促進發展,關注民生。一是實履職。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政協工作要“有為有位”,惟有務實。要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事情,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中,我們要盡誠心協商,盡公心監督,盡實心議政,使政協工作與黨委、政府工作更加同心、同向、同力,更加有作為、有成效、有活力。二是實獻策。要把服務發展獻良策、促進和諧建諍言作為履職盡責的主要任務,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以更加開闊的眼界認識問題,以更加開闊的思路謀劃工作,以更加開闊的胸懷建言獻策;常動腦、常思考、常調研,在調研與建議的結合上,找準建言獻策與黨委、政府的關注點,與社會關注的聚集點,與群眾關注的敏感點,在群眾中聽真話,在實踐中善總結,在工作上建真言;常謀劃、常集思、常論證,在謀劃與論證的結合上,做到調查研究精益求精,意見建議見解獨到,議黨委、政府正在謀劃之事、思民眾所想之事、建近遠發展之言,為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當參謀、當好參謀、當有用參謀。唯有如此,我們的建言獻策才可聽可信、可資可鑒、可行可用。三是實見效。要以干成事為落腳點,以提高民主監督質量為突破口,以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以行政執法部門和執法機關為對象,以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問題為重點內容,以協商討論和批評建議為主要形式,不斷拓寬民主監督的領域和渠道,監督為工作,監督為民眾,監督為發展。讓我們政協委員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身影,在反映社情民意中有聲音,在維護和諧穩定中有足跡,使政協履職的各項活動,體現出政協工作的新特點、新氣象、新成效。

三要常重修自身。修身立德正言行,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是重修腦。我們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要學馬列。從當前來講,就是學習中國化的馬列主義,用科學發展觀理論武裝頭腦,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去研究問題、去處理問題;要學政策。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常記政策有方向,常記法規有保障,按政策說話,按法規辦事;要學知識。人活到老,學到老。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在全面學習知識的同時,每個政協委員入了政協門,要讀政協書,只要舌頭打個滾,知識記一本;只要掌握政協理論和知識,才能發揮委員作用;只要為全縣科學發展提出更好的意見建議,才能當一名稱職的政協委員。二是重主體。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也是政協開展工作的實力、活力和潛力。就履行職能而言,要做到“四心”。要有一顆熱愛之心。就是愛黨、愛國、愛家鄉、愛人民之心。只要有愛心,才能自覺履行職能,自覺為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為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為家鄉的建設發展,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真言、獻良策。要有一顆誠實之心。心誠則靈。對人對事都要有誠心。寧可清貧,不可濁富;寧可認錯,不可撒謊;寧可做“螞蟻腿”,不可做“麻雀嘴”。每個政協委員只要有誠心,不管是官還是百姓,都會相信你、認可你、幫助你。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就是要有容人雅量、寬人之心。心寬樂事多,心悶煩事多。在和睦共事中,把心思放在干事創業上,把精力放在促進發展上,把真情放在為民謀利上。只要多一些理性思維、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謙恭忍讓,才能團結各界,同心同德,攜手共進。要有一顆進取之心。進取心是我們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動力。有了進取心,工作主動性就強,積極性就高,干勁就足,方向就明,思路就清;就能了解新問題,掌握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就能為政協工作出“真品”、出“精品”、出“新品”,做出實效,干出成果,在社會中就有影響,在群眾中就有威信,在社會發展中就有作為。三是重言行。人民政協是我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就是讓大家說話。在政協這個大舞臺上,政協委員要說真實話,不說虛假話;要說有根據話,不說臆造話;要說團結話,不說是非話。為黨委政府所提建議,要實在能用;對經濟社會發展所獻良策,要科學可行;反映群眾真實情況,要原味不變。在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建設中,政協委員要做到“一崗雙職”,既立足本職,爭創一流業績,做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又要認真履行委員職責,擔當起社會責任,盡應盡的責任,出應出的力,樹應樹的形象。四是重服務。政協機關是為委員服務的機關。要時時處處為委員著想、為委員服務,用服務體現感情,體現工作,體現職責。在感情上,交人交在心上,澆樹澆在根上。常聯系、常溝通、常交流。只要感情融洽了,工作就順心了,事業就興旺了。在工作上,講原則、講友誼、講團結、講奉獻。在生活上,多了解、多幫助、多支持,使委員真正感到政協機關是民主之家、議政之家、溫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