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工業強縣”戰略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培植地方財源、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的重要舉措,制定落實優惠政策,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創新完善服務機制,全力搭建發展平臺,有力地促進了縣域工業的快速發展。

招商引資成果喜人。“十一五”,秦安縣緊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千方百計吸引投資,引進項目,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招商引資規模呈現出了逐年增長的良好態勢。2006年全縣共簽約項目22項、涉及資金3.4億元;2007年全年共簽約項目30項,擬引進資金11.7億元,實際到位引資額3.2億元;2008年全縣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2項,擬引進資金12.385億元,實際到位引資額6.5億元;2009年全縣招商引資工作,按照“突出一個重點,圍繞四個資源,瞄準四個方向,解決兩個問題,實現四個突破”的思路,通過健全完善招商引資機制、轉變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網絡、加大宣傳力度等行之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年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8項,擬引進資金16.914億元,實際到位資金達9.05億元。2010年,全縣共落實國家投資項目300項,總投資6.8億元,其中國家投資5.4億元;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6項,總投資28.4億元,到位資金5.7億元。這些項目的成功引進,對加速工業強縣進程,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積蓄了后勁。

工業園區“綠”意盎然。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工業園區建設擺到事關全縣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抓,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層次運作、高標準建設”的基本要求,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滾動發展的總體方針,不斷加強管理服務,完善基礎條件,優化投資環境,使工業園區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縣已建成各類鄉鎮企業示范園區5個,其中: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2個,縣級園區1個,占地總面積126.27公頃,有336家企業入駐園區,從業人員13228人;共完成產值8.24億元,增加值2.3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2億元,工業增加值1.4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上繳稅金1210萬元。初步形成了以拉舍爾毛毯、鉛筆、紙箱為主導產品的何川輕工紡織工業園區,以果汁生產、粉條加工為主導產品的安伏-葉堡工業園區,以塑料加工為主的西川工業園區,以制鞋、服裝、小商品加工為主的蔡店工業園區,以建筑建材為主的蓮花工業園區。五大工業園區以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公共資源優勢和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省內外客商投資興業,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聚寶盆”,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為推動縣域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規模企業蒸蒸日上。“十一五”期間,秦安縣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依托小商品市場和特色產業,先后扶持發展了興國毛紡織有限公司、銀星毛紡織有限公司、金黃河筆業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型骨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引進建成了長城果汁、冠源果業、盛源花椒、泰達印務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骨干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輕紡工業為主導,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縣域工業體系。

2010年底,全縣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145戶,從業人數16429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5.96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8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戶,從業人員2600人,實現工業產值4.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3%。完成工業增加值1.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實現銷售收入4.4億元,比上年增長50.1%,產品銷售率達到98.91%,實現出口創匯91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