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館儀式現場
12月31日,大地灣博物館前彩旗飄揚、人頭攢動,備受人們關注的“大地灣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正式面向廣大公眾免費開放。
甘肅省文物局局長楊惠福,省文物局副局長馬玉萍,蘭州大學副校長陳發虎,敦煌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李金壽,省博物館館長俄軍,原省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初世賓,省政府參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郎樹德,原天水市政協副主席白朝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有信,秦安縣委書記王東紅,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賈萬祥,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縣政協主席高霆鈞,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愛仙,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千乙,縣政府副縣長郭雙江、王成成,縣政協副主席馬振寰出席開館儀式,省文物局直屬文博單位、省文物局相關處室、天水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專家學者、縣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五營鄉干部群眾共300多人參加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由省文物局副局長馬玉萍主持,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程曉鐘介紹博物館建設及展覽情況,省文物局局長楊惠福作了講話,省、市、縣領導為大地灣博物館開館儀式剪彩。

省文物局局長楊惠福講話
楊惠福指出,大地灣遺址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它的發現對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及國家文物局的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經過不斷努力,大地灣遺址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工作全面開展。經甘肅省文物局認真研究,統籌規劃,陸續啟動實施了大地灣博物館建設、遺址區道路整修、重要遺址保護棚建設、F901宮殿遺址拆除重建等項目。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大地灣博物館已全面建成,并制作完成了較高水平的基本陳列《文明序曲—大地灣遺址考古成果展》,展出的371件文物都是大地灣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這些文物在闊別故土30多年后又重新回到了家鄉,將永久地在現代化的博物館展出,這無疑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同時,在我們的積極爭取下,大地灣博物館被列入中央財政補助的免費開放博物館,今后將長期向廣大公眾、廣大父老鄉親免費開放。
楊惠福強調,做好大地灣遺址的保護、研究與展示利用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今天大地灣博物館的開放是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希望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緊緊抓住博物館建成并免費開放的大好機遇,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做好博物館各項基礎工作的同時,不斷提高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展示水平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服務于縣域經濟發展。同時,加大其他項目的實施力度,確保各個項目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希望五營鄉的父老鄉親們把大地灣博物館視為自己的家園,經常到館里了解、感受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也能像主人一樣熱愛博物館,支持博物館的工作,共同把大地灣博物館建設成美好的文化家園。

省文物局副局長馬玉萍主持開館儀式
馬玉萍在主持儀式中指出,30多年前,一場意義深遠的考古發掘在大地灣拉開序幕,這是甘肅考古中規模最大、收獲最豐的田野工作。被評為二十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大量具有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實物見證,也是我們共同的寶貴財富。為了加強對大地灣出土文物的保護與展示,將這些鮮為人知的重大考古發掘成果奉獻給人民群眾,我們新建了大地灣博物館,并精心設計制作了《文明序曲——大地灣遺址考古成果展》,并從今天起向廣大公眾免費開放。
開館儀式結束后,省、市、縣領導和各位嘉賓參觀展覽了大地灣博物館。

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程曉鐘介紹博物館情況

據了解,大地灣遺址位于秦安縣東北面的五營鄉邵店村,距縣城5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大地灣博物館建設項目是《大地灣遺址保護規劃》中的重點項目之一。2006年3月,由財政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博物館2007年11月開工建設,投資2000余萬元。占地面積26680平方米,建筑面積3155平方米。整體呈半地下式,主體部分曲折延伸到古河道,由文物庫房、展廳及辦公用房等部分組成。

博物館以“文明序曲———大地灣遺址考古成果展”為主題,分為發掘保護、歲月遺痕、陶風彩韻、光華永續四個單元。共展出大地灣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15件,其中有70件國家級珍貴文物。展覽以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運用現代化的展示手段,詮釋了古老的大地灣文明,重現了大地灣先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做到了科學性、藝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