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著自家的農用抗旱澆灌車,手拿鐵鍬、洋镢、水桶等農具,秦安縣興豐鄉的廣大干部群眾自備干糧奔赴田間地頭。為了進一步推動果園精細化管理工作,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連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的攻堅戰在這里打響了。
時值春季,正是樹木抽枝發芽的大好時機,在縣委、縣政府的精心部署下,興豐鄉及時制定行動方案,出臺相關措施,會同縣農業局、果業局的技術骨干,組織鄉村干部400余人,對秦遠路沿線開展以路面清潔、垃圾填埋、行道樹栽植管護、路肩水渠修整等環境綜合整治和果園精細化管理活動。該鄉按照“統一領導、分段負責”的原則,重點打造上陳村排洪及荒灘綜合治理示范點、燕灣高嘴梁果園精品示范點、何楊果園幼樹標準化管理示范點、何楊燕灣槐樹荒灘荒坡生態綠化示范點,并加強對秦遠公路沿線行道樹串點成線工作。

在何楊荒灘荒坡生態綠化示范點,記者見到了頭戴草帽,手拿鐵鍬,正在給樹苗培土的該鄉副鄉長姚紅紅,他告訴記者,該示范點是由他來具體負責的,這里的苗木栽植已全面完成,接下來就是樹盤整理和澆灌,樹盤整理統一為長寬各1米的網狀格,在開挖樹坑之前先根據地塊實際情況進行統一放線,做到整齊有序。在栽植時,為了減小目測的誤差,用線繩進行樹干校正,確保樹苗的整齊劃一。“自從活動開展以來,干部群眾參與綠化的熱情度非常高,對生態綠化的意識也越來越強。你看,經過相關領導的協調之后,連消防隊的車輛也參與到了澆樹的行列中。”他指著路邊的消防車笑著對記者說。
“我們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此時的樹干剛復活,枝條是最柔軟的時候,這個時候給幼樹拉枝定型是最好不過了。你看這里,這個輔助枝條應該下拉……”縣果業局的技術人員正在不厭其煩地給何楊村的果農詳細地講解著幼樹拉枝定型的知識,果農專注的表情完全不亞于課堂上聽講的學生。果農趙新元家里一共5畝果園,雖然自己滾打摸爬已經有了好幾年管理果園的經歷,但積累的經驗有限,對果園管理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幸好這次政府派來了技術人員,他們親自來到果園里幫我管理果樹,真是太及時了。”他表示一定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果園,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其他果農進行交流,爭取讓自己的果園早日發揮效益。

截至目前,該鄉共完成92畝荒灘荒坡的生態綠化,新栽植樹苗5700株,開挖樹坑5700眼;完成了秦遠公里興豐段全長25公里共計23000株行道樹的補植、樹盤整理、覆膜和樹干涂白工作;共清理掩埋垃圾17噸,并對上陳村240米的河道淤泥進行了清理;對5萬余株幼樹進行定干,修剪果樹4萬余株,并對果園進行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使全鄉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使精品果園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