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8畝地全部都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給了天水成紀果品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種,每年每畝地公司給我400元。平時我就到公司打工,每天還能掙幾十塊錢。兩項合起來,比過去自己種地或是外出打工收入要好得多呢!”正在秦安縣隴城鎮西番坪優質蘋果生產基地鋤草的村民張海林樂呵呵地說。
隴城鎮西番坪自然條件適宜種植果樹。早在2009年,天水成紀果品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租用隴城鎮常營、龍泉、西關等村的1000畝土地建設優質蘋果生產基地。“這里地理條件好、產量高、政策優,去年我們又在這里流轉土地500畝,栽植了金冠、惠民短枝等品種果樹,進一步擴大了基地規模。”天水成紀果品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土地有序流轉后,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形成了“你種我的地,我賺你的錢”的新模式。據隴城鎮黨委書記董文海介紹,該鎮種植基地里像張海林一樣的土地流轉戶有1400多戶,每家至少有1個主勞力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婦女可以在基地打“零工”,加上土地的流轉費,一家收益有多份,這讓農民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

隴城鎮西番坪優質蘋果生產基只是秦安縣土地流轉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秦安縣不斷創新思路,推動土地流轉上創新模式,通過企業建園拉動農村土地流轉、依托專業大戶帶動農村土地流轉、產業開發推動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動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8.5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8.1%,建成百畝以上土地流轉示范點近20個。
據了解,為確保土地流轉工作的順利開展,秦安縣成立了由農業、財政等部門組成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具體負責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宣傳落實、土地流轉的規范管理、流轉土地用途的監管及項目推介等工作。為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優先選擇了群眾積極性高、已開展土地流轉、有一定數量經營大戶的興國、隴城、云山等鄉鎮建設成土地流轉示范區。為改變以往自發、無序、不具規模的粗放型流轉,該縣對以往的土地流轉行為按照省上統一制定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進行補簽合同。同時,建立土地流轉備案登記制度,規范一系列申請、登記、備案、監管等相關手續的辦理程序,建立健全了農村土地流轉檔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