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上半年,秦安縣雙聯工作緊緊圍繞全年省市雙聯工作要點和全省雙聯行動視頻會議精神,按照“鞏固、深化、拓展、提升”的思路,繼續深入推進全省“六個結合”、市“八項任務”,結合縣情,著力在全縣雙聯村有效推進雙聯行動“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著力打造“三大工程”。結合近期省市縣雙聯督查組開展的雙聯工作全面督查,將開欄推出基礎設施改善、產業開發和培育、勞務輸轉、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涌現出的雙聯成果、有效做法和經驗。
【雙聯典型】省工信委:雙聯行動改變鄉村面貌
——省工信委秦安縣雙聯行動走筆
盛夏時節,伴著絲絲涼風,記者走進了位于秦安縣葉堡鄉的新聯村石節子組,訝然發現這里發生了太大的變化:白墻青瓦間豎立著排排太陽節能燈,綠樹掩映下一條條硬化通戶路,和藹慈祥的鄉村母親雕塑,簡約方便的新修自來水以及村頭老人在蔥茂的樹影下納涼的身影,讓人覺得這不像是一座坐落于大山之上且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仿佛就像是一方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
石節子組的嬗變
聽村里的人說,這都是雙聯行動帶來的。
新聯村石節子組位于秦安縣北部,全村有村民13戶65人,耕地面積300余畝。然而因為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多年來一直是全縣最貧窮的村之一。
2012年雙聯行動啟動,葉堡鄉新聯村石節子組被確定為省工信委聯系村后,省工信委領導多次走近該村,走村串戶,摸底調查,征求意見,制定規劃,隨著雙聯行動的開展,一系列相應的舉措隨之展開。
在省工信委的幫助支持下,新聯村石節子通過抓規劃、抓項目、抓群眾教育,把雙聯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興辦各類實事。
面對“基礎設施不健全,村莊出行難”這個一直接制約著石節子組發展的現狀,省工信委堅持把改善基礎條件作為雙聯行動的頭等大事,整合各類項目資源,積極發動群眾投資投勞,實施完成了村道硬化、庭院硬化、太陽能路燈、田間道路拓寬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切實解決了困擾百姓致富的切身難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為了讓石節子的群眾可以真正地走上致富路,省工信委通過積極協調蘭州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與新聯村石節子組實現產業對接,使他們達成的合作意向——蘭州文化創意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準備在新聯村建立陶瓷廠,具體由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公司負責,2012他們已為該項目申請了20萬元的啟動資金,2013又申請了第二批資金,公司也在積極實施,預計2015年底可以完工。建成后將使石節子組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遠。
作為省工信委的另一個幫扶村——安伏鄉安伏村,聯村聯戶改變了鄉村面貌,暖了民心,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從幫建果品公司到種植花椒芽菜,從硬化廣場到建設美麗鄉村……在省工信委干的傾力幫扶下,秦安縣安伏鄉安伏村已有近百戶貧困戶找到了致富門路,群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起來。
老高的致富路
高喜來是安伏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見到記者他高興地說“都是幫聯干部為我老漢出謀劃策,才使我家“光景”有了起色,日子有了奔頭”。三年來,在幫聯干部的關心和引導下,高喜來家里住上了新房,生活變得富裕起來了。
高喜來家中有5口人,由于妻子患病,孩子上學,很快花完家中的積蓄,還欠了親戚朋友“一屁股”債。家庭的責任和生活的重擔,使原本愛說愛笑人稱“老頑童”的老高,整天低頭抽悶煙。
從2012年開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到了千萬貧困戶家庭,省工信干部一起與農戶謀發展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了解到老高家的情況后,省工信委積極與縣農業局聯系,投資4萬余元,為老高家搭建蔬菜大棚2座,并下派專業技術人員,蹲點指導,手把手教栽植,聯系銷路,單棚收入當年達到6000元。現在老高、妻子、兒子都成了村里村外蔬菜種植能手,那家有種植就能看到他們義務忙碌的身影,有人問起老高為什么這么沒白天沒黑夜地幫助群眾種植蔬菜時,老高卻說“是黨和政府下派干部讓我的日子有了奔頭,我也幫助大伙把日子過紅火,這是對黨和政府最大的回報”。
產業的力量
為了讓安伏村更多的群眾受益,讓越來越多的像老高一樣的人走出貧困,省工信委經過多方協調,先后聯系批復了安伏村申報的花椒基地及花椒芽菜開發種植項目、果品加工和包裝廠,工程計劃投資890萬元(其中財政預算資金100萬元)工程前期資金已基本到位,果品包裝項目已下撥啟動資金28萬元也已撥付到位,目前已完成征地及部分廠房建設,計劃三季度前完成,建成后預計年收入100萬元左右,解決村上60人就業,年底給村上按49%的分紅。
除此之外,省工信委還為安伏村占地約3300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進行了硬化,并重新裝修了舞臺,安裝了籃球架、兵兵球臺和各種健身器材。
現在,安伏村的村民每天晚上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家一起在廣場上,伴著音樂,跳一支廣場舞,度過一天快樂的生活。
如今,在省工信委的雙聯幫扶下,安伏村和石節子組兩個曾經的貧困村走在致富道路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幸福之花正含苞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