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坡村的華麗變身
——秦安縣康坡村開展“雙聯”行動側記

一條條硬化道路開闊平坦,一座座新建村民住宅整齊劃一,一株株果樹碩果盈枝……夏末時節,走進距離秦安縣不遠的興國鎮康坡村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秀美和諧的村莊。當記者再次來到這個村莊,無不為眼前的變化而震驚。
“現在可好了,政府幫我們把村里的小巷道該硬化的都硬化了,同時推開了通往田間地頭的產業路,還為我們修建了文化活動廣場。每到農忙季節,干部們給我們既送農資又送技術的,這么好的事以前是想都不想的,你說現在還不憋足勁致富奔小康,那咱還能對得起政府嗎?”康坡村的村支書說起雙聯行動帶來的新變化如數家珍,爽朗的笑聲充滿農民人特有的幸福和自信……

康坡村地處秦安縣東南部,人均耕地少、地理環境差、交通信息閉塞、群眾思想守舊、產業結構單一、基礎建設滯后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在雙聯行動中,康坡村被確定為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的聯系點。自活動開展以來,程江芬帶領政府辦多次深入聯系點,通過和村兩委班子座談,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等方式查找制約該村發展的“瓶頸”,在充分調研商討之后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同時,積極協調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幫扶項目的實施。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在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康坡村的面貌悄然發生了變化。

“這就是我的養雞場,現在有1000多只蛋雞,是村里最大的蛋雞養殖場。”楊商娃是康坡村為數不多的養殖戶中的一員,在當時也算是本村致富路上思維比較活躍的一個,兩年前他就開始考慮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走出一條致富之路。什么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專業技術的他很快就遇到了麻煩。他進來的第一批蛋雞很快因為不適應環境得了病,結果蛋雞死了將近40%,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楊商娃頓時六神無主。東挪西借來的資金眼看就竹籃子打水,他幾近絕望邊緣。“是雙聯幫我走出了困境,我是秦安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的聯系戶,當程縣長知道我的情況后親自來到我家,并協調縣畜牧局及時給蛋雞治病,給雞舍消毒,很快就有了轉機。”說起當年的變故,楊商娃至今心有余悸。在程江芬的協調下,不僅縣畜牧局幫助楊商娃送來了養殖技術和防疫所必備的藥品,還為為他聯系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借此來擴大了養殖規模。

“以前我家的開支僅靠我農閑時間外出打工來補貼,現在好了,在雙聯干部的幫助下我栽了3畝地的果園,這些樹苗現在長勢良好,再過兩年就有收益了。”康坡村的康大叔已經50來歲了,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在雙聯行動中,幫扶單位幫扶康坡村開通了產業路,使得長期閑置的土地煥發了生機,在雙聯干部的幫助下,康大叔有了自己的果園。“我現在什么都不怕了,關于果樹的栽培管理,不懂的我可以隨時請教雙聯干部,政府給了我這么好的機會,我一定會抓得牢牢的。”談及今后的發展,康大叔笑不合口。
有一種共識是思想上的同心同德,有一種志向是目標上的同心同向,有一個步伐是行動上的同心同行。自“雙聯”進入實質性進展以來,興國鎮康坡村的養殖業、林果業、產業路在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的熱心幫扶下,出現了令群眾格外欣喜的全新風貌。現在,該村經濟收入明顯增加了,群眾積極性也提高了,大家都看到了希望,開始奮發圖強了。村里村外,田間地頭,村民個個精神抖擻,積極勞作,忙著翻田騰地,果椒建園、農路改造……一波波的建設高潮,一浪高過一浪,雙聯行動真正托起了康坡人明天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