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俊杰在工作中
從事檢察工作15年來,他被稱為“老黃牛”“筆桿子”, 多次被評為省、市、縣檢察系統先進工作者。
2014年2月,就在人生的黃金階段,他被檢查出患有肺癌。然而,他并沒有被不幸擊倒,毅然投入到他喜愛的檢察工作中。甚至在病榻上,他始終惦記著自己的工作。
他,就是秦安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劉俊杰。
2014年11月,他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記“個人一等功”。
本報記者 朱宇鯤
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近日,天水市委在秦安縣召開座談會,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向獲得最高人民檢察院“個人一等功”榮譽稱號的秦安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劉俊杰學習。
1995年,劉俊杰圓了自己的夢——加入了檢察隊伍。多年來,他經歷了許多崗位。從鄉政府、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城鎮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黨支部書記兼副局長。這磨練了他的意志、鍛煉了他的品質。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對待工作認認真真,敬業履職。
然而,就在他全身心傾注在事業上時,無情的病魔開始困擾他。
2014年2月24日,清晨起床后,劉俊杰感覺身體不適,咳嗽時還咳出了血。盡管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但他仍然準時到單位,組織召開了案件管理辦公室的例會。本想會后去縣醫院檢查,可臨時又要趕寫一份匯報材料,材料寫完時已到晚上10時。
次日上午,劉俊杰上班時再次出現咳血癥狀。由于咳血量太多,實在無法堅持工作,他自己便來到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做了檢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這年,他才44歲。
之后,他輾轉天水、蘭州、北京四處求醫。一回到秦安家里,他便給分管的同事打電話,“我回來了,這次治療效果不錯,明天我就正常上班。”
“我們去醫院看望他的時候,他首先問起的就是他分管科室的工作怎么樣,大家都知道他雖躺在病床上,但一心記掛著工作。我們就告訴他一切都好著呢,讓他放心。”同事姚正生回憶說。
同事眼中的“筆桿子”
“這幾天他有點小感冒,體質不佳,正在家里輸液。”劉俊杰的同事王羅輝介紹,劉俊杰工作的點點滴滴都能在他的工作日志和生活日記中看到。
為了不打擾患病治療期間的劉俊杰,我們先來到他的辦公室。
打開劉俊杰的辦公室,王羅輝徑直走到辦公桌前,用手指摸了一下桌面,“他昨天又來辦公室加班了,桌面擦得很干凈。”
打開劉俊杰的書柜,兩排大小不一的筆記本映入眼簾。翻開一個小本子,上面或勾或圈、密密麻麻記錄著他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的難點、調解方案、何時召開院討論會等詳細信息。
“他把每一起疑難案件精心手繪成一幅幅清晰明了的‘方案圖’,便于會上給大家講解。” 在王羅輝的記憶中,工作中的劉俊杰總會隨身攜帶兩個小本子。大點的筆記本是工作日志,小點的本子是他的生活日記。
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是劉俊杰多年養成的良好習慣。秦安縣人民檢察院所有重要的文字材料,都要經他之手,再加上日常分管的工作,任務繁重可想而知。但劉俊杰從不叫苦、不抱怨,被同事們尊稱為“筆桿子”。
多年來,劉俊杰的讀書筆記累計有17冊60多萬字,記錄工作的筆記有26本30多萬字,撰寫的200多篇新聞稿件被《檢察日報》《亞洲中心時報》等多家報刊采用。曾連續三年參加了天水市檢察機關法律理論研討會并獲獎,并在2010年全省檢察機關理論年會上作了大會發言。他主編的12萬余字的《秦安縣檢察志(1998~2007)》,日前已完成了送審稿。
在劉俊杰的書柜里,一摞摞的榮譽證書詮釋著他的工作和成績。
他是單位的“老黃牛”
“每天晚上,只要我樓上的辦公室有聲響,肯定是劉俊杰又在加班。”這是檢察長劉曦總結出的規律。劉曦說,劉俊杰經常深入分管的部門,一起研究工作思路和對策,調閱案卷,參與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討論,帶頭辦案。
在同事們的眼中,劉俊杰是單位的“老黃牛”。這不僅是因為他在工作中踏實、有耐心,而且在情與法的角逐中,他付出的精力比常人更多。
2011年,公安機關以王某等3人涉嫌故意傷害罪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該案涉案的10名人員中,1名未滿14周歲,5名未滿16周歲,最大的也只有17周歲。當時一種意見認為,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傷害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另一種意見認為,檢察機關應當按照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不批準逮捕該案犯罪嫌疑人,以挽救10個家庭的不幸。
意見報到劉俊杰副檢察長跟前后,他認真審閱了案卷,會同辦案人員一起深入了解被害人的情況。當得知被害人受傷后康復出院,并沒有留下后遺癥,而且雙方當事人都表達了刑事和解的愿望后,劉俊杰建議檢委會不批準逮捕。一紙決定挽救了10名失足青少年,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這只是劉俊杰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
自2008年擔任副檢察長以來,劉俊杰分管偵查監督和公訴工作,他辦理的案件沒有出現過一起錯案。他分管的法律政策研究工作,在績效考評中連續三年位居天水市第一;駐所檢察室被高檢院評定為“二級規范化檢察室”“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他管理的檔案工作被晉升為“省一級規范化檔案室”,省委政法委還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妻子辭職救治“頂梁柱”
雖然面臨不幸,可劉俊杰在病魔面前選擇了樂觀和堅強。
“劉俊杰是一個埋頭苦干工作卻又很低調的人,可能不愿意接受采訪。”王羅輝告訴記者。記者建議以朋友的身份去看望他,順便聊聊。
“劉副檢察長,我們想來看看你。”
“好,來的時候記著得帶上我桌子上的藍色文件夾。”
來到劉俊杰的家,這是一套60多平方米的樓頂房,家里擺放著一組已經掉漆的家具。從這些家具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拮據。
熬制中藥的砂鍋、十幾個藥瓶、一摞文件材料——這些是劉俊杰每天必用的物品。
“最近一直吃中藥,感覺好多了。”黝黑的皮膚,堅強的笑容……
在妻子張文秀的記憶中,劉俊杰自2013年以來時長念叨自己胳膊疼,有時疼得抬不起來,那應該是病發初期的癥狀。
當時,妻子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可他總是一句:“估計是淋巴發炎了。沒事兒,等我忙過這幾天就去。”手頭的工作一件接著一件,他也一直沒顧上去醫院。實在疼得不行了,就隨便在小診所取一些消炎藥和止痛藥,照樣“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透支著自己的生命。
妻子張文秀沒有穩定工作。幾年前,有人勸他:“找人說說情,給妻子安排個輕松、穩定的工作。”劉俊杰卻堅定地說:“我從事的職業是檢察工作,公正執法是檢察工作的根本。今天我向別人求情,明天別人向我求情,我該如何做到公正?”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總是這樣執拗。
劉俊杰的哥嫂去世得早,他義不容辭承擔起撫養侄兒、照顧年邁父母的重任。
“為了能讓家里的‘這根頂梁柱’早點好起來,我辭掉了臨時工作,專職照顧他。”張文秀說,這一年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背上了10余萬元的借款。
……
“正當我憑著閱歷、經驗,想為檢察事業多做點事的時候,多家醫院判我絕癥。為此,我不得不面對沒完沒了的治療‘征程’……”在劉俊杰的一篇工作日志中,他這樣寫道。
記者手記:
崇高源自平凡 無華亦顯本色
朱宇鯤
一位罹患癌癥晚期的基層檢察官,面對病魔依然忘我地堅持工作。
在這次采訪中,我們不忍心打擾他,因為他正在接受治療。和他交談,生怕觸及到他的內心。
最多的時候,我們是在外圍采訪——走進他的辦公室,觸摸他的工作日志、生活日記,聽同事們一遍一遍的講述,翻閱一起起妥善辦理的案件,以及他患病期間仍然從事的一些工作……一位出身農村,家境貧寒,對工作執著的基層檢察官形象漸漸清晰。
劉俊杰在點滴工作之中和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凡的業績,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人民檢察官的時代風采。他先后獲得的多項榮譽,正是對他常年堅守崗位、無聲奉獻的肯定。特別是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為劉俊杰榮記個人一等功,并號召全國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向劉俊杰學習——這是甘肅檢察工作者的驕傲。
病魔無情,堅韌不移。即使如此,劉俊杰依然堅信自己能夠做更多的事,并且依然繼續在奉獻。
原文地址: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5-02/04/content_236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