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著力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秦安縣各級黨組織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新途徑,通過四輪驅動,在分類實施、分類細化上狠下功夫,扎實開展9+3主題黨日活動,有效增強了基層黨建工作活力。

領導帶動廣參與。緊貼群眾期盼按需定制,一是突出政策性主題。從活動開始之初,各單位黨委(黨組)書記高度重視此項活動開展,擺上重要日程,精心策劃,通過組織開展探討性、學習性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歌詠、朗誦、演講等各類文娛類黨日活動,使黨員干部在活動中準確把握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激發黨員干部愛黨、愛國的熱情。二是突出教育性主題。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類型的黨員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輔導、座談交流、參觀考察等黨日活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落實規范黨內組織生活的十項規定,帶頭講黨課,加強對黨務干部的培訓,引導支部書記提高對黨日活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活動實效。三是突出工作性主題。縣直黨委和鄉鎮黨員領導干部對各自分管和包片單位(村)確定一個聯系點包抓,積極創新“自選動作”,結合單位業務、黨員的生產生活規律和階段性工作來開展黨日活動,重點抓好“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開展年初黨組織和黨員公開承諾等工作,形成了組織部抓黨委、黨委抓支部、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載體助動激活力。一是活動設計變“乏味型”為“特色型”。在堅持“三會一課”的基礎上,緊抓基層黨組織薄弱領域和突出問題,把開展黨日活動與群眾路線教育后續整改相結合,推動中心工作、重點工作落實。二是活動手段變“刻板型”為“靈活型”。抓住時間節點或重大事件,組織黨員開展靈活多樣的黨日活動,圍繞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結合基層實際,宣講形勢、解讀政策,共促黨的政策深入民心。三是活動范圍變“封閉型”為“開閉兼具型”。各級黨組織通過發揮自身優勢,采取黨建帶群團建設,建立黨員關懷與激勵機制,積極為基層辦實事好事,切實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使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上下聯動重落實。一是抓制度完善。構建規范約束機制,對基層黨建工作制度進行梳理,健全和完善 “三會一課”、等各項制度,加大對黨日活動的經費、時間和人員保障,不斷優化黨日活動的運行方式。二是抓督查考核。將黨日活動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中,采取自己查、領導點、群眾評的方式,開展“黨日活動”評比,年度黨日活動的開展次數、活動質量作為年終黨建工作評比的重要衡量標準。三是抓統籌推進。縣直18個黨(工)委、17個鄉鎮機關和34示范村由組織部干部督查緊盯,通過不定期的抽查,推廣涌現出來的典型做法,針對黨內生活開展不及時、不規范的黨支部,出臺整改措施,認真剖析整改。制定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定期上墻通報,確保黨組織各項活動從嚴求實、落地見效。

典型推動造氛圍。一是搭建創新型載體。堅持典型引路,示范推動,將9+3主題黨日活動開展納入黨建品牌創建中,及時發現挖掘先進經驗做法,組織黨員開展以“學先進、比技能、比作風、比奉獻”為主題的崗位承諾活動,建立完善黨員承諾、亮諾、踐諾、考諾、評諾機制,確保承諾事項實實在在、擲地有聲。二是搭建學習型載體。以黨日活動的創新開展為動力,通過巡回黨校,舉辦規范黨內生活新常態專題培訓,加強學習輔導和情況交流。三是搭建服務型載體。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挖掘培育推廣先進典型,對基層單位提供的線索進行跟蹤采訪和精心培育,組織開展以“三訪三促”、“聯幫共建”、“三走進、志愿服務”等為內容的黨日活動,引導機關黨員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同時,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秦安黨建網、LED大屏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開展宣傳,營造規范黨內生活良好氛圍。目前,全縣已有130個基層黨組織20324名黨員共同參與了主題黨日活動,共上黨課90節次,慰問困難群眾461人,送去慰問金19.13萬元,共為基層辦實事、好事183件,落實幫扶資金347.8萬元,讓基層黨員群眾真正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