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筆者一走進秦安縣魏店鄉南山流域,濃濃淡淡的綠即刻映入眼簾,一派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景象。
“生態扶貧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秦安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認為,把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使貧困人口盡快脫貧致富,又可促進貧困村生態得到較大恢復和改善。

魏店南山流域退耕還林工程,以生態建設為目標,以效益為中心,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前提,做到寓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之中,使該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和人居條件得到了逐步改善。

該工程涉及張坪、蔣臺、員灣、伏峽、伏河、雙石等村,其中員灣、蔣臺、張坪為貧困村。工程退耕還林以農民自愿為主,本著宜生態林則栽生態林,經濟林宜栽經濟林的原則,以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在民收入為主的指導思想,加快了貧困村的生態改善和提高經濟收入的雙重目標,該工程栽植云杉、油松、楊樹等生態林800多畝,經濟林460畝,其中三個貧困村栽植生態林470多畝,經濟林200畝。

伴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入人心,在秦安縣生態扶貧已經讓貧困山村面貌逐漸變得秀美,讓一戶戶貧困家庭開始煥發出了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