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電商扶貧模式 助推林果產品銷售
——秦安縣秦隴電子商務孵化器平臺正式啟動運營

1月29日,秦安縣秦隴電子商務孵化器平臺正式啟動運營,該電商孵化器平臺是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完美結合的縣域農村電商新模式,有效地解決了縣域農村電商宣傳推廣難、單個新建網店生存難、縣級電商監管難的問題。
秦安縣通過深入調研,結合當地實際,學習先進經驗,大膽創新,探索出一套縣域農村電商扶貧的新模式,就是以移動互聯網推廣為主要宣傳手段,政府主導建立電商孵化器平臺幫助縣內企業和個人銷售合格產品,這樣不但節約創業成本,又可以大大提高銷售量。自今年1月13日秦隴電子商務孵化器平臺上線試運營后,至1月26日,總銷售額達到79384.1元;微信公眾號粉絲達到1138人,淘寶店鋪排名上升到第4階層。
借助移動互聯網加大宣傳推廣。借助互聯網開發推廣林果產品和銷售渠道的網頁在縣電商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要求全縣公職人員關注轉發,在全縣掀起一股利用微信等工具宣傳家鄉特產的熱潮,這種方式可以將信息傳播給秦安游子、以及秦安人在外地的同學親友,并通過他們傳播給當地朋友圈。下一步,將依托金融掛職干部,在金融系統推廣,借助全國金融機構網點遍布全國、客戶群龐大的優勢,迅速推向全國,進一步加大了林果產品宣傳推廣。

建立電商孵化器平臺為全縣電商提供統一銷售服務。電商孵化器平臺將全縣企業和個人電商部門的集成平臺,各家企業和個人把產品放在電商孵化器平臺開設的網店上銷售,完成銷售后通知經營者發貨,這樣就解決了單個網店前期投入大、收入少的問題,待到各經營者的銷量上去了,積累了一定知名度后,他們可以自己開設網店,也可以繼續在電商孵化器平臺。
依托電商孵化器平臺抓好監管。一方面,由縣電商協會牽頭制定電商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明確規定各類產品的數量化指標,比如蘋果的酸糖度,電商產品質量標準嚴于其它渠道銷售產品,把好電商產品入口關。另一方面,依托廣大消費者監督,對非惡意差評較多的產品,孵化器平臺采取發布消費警示信息、下架產品等措施,可以高效解決不法經營者以次充好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切實維護了秦安電商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