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中山鎮黨委、鎮政府以建設山川秀美、生態宜居新中山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全域無垃圾各項安排部署,統籌謀劃,多措并舉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完善制度機制,建立新常態。鎮政府通過制定印發《中山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中山鎮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考評辦法》、《中山鎮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問責辦法》和《全域無垃圾網格化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成立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督查組和各行政村環境衛生村干部包組包片工作組等措施,逐步構建了“鎮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全面抓,包片領導分塊抓,駐村干部、村干部直接抓,組干部、保潔員具體干”的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進一步靠實了管理責任、細化了工作任務,在全鎮逐步形成了環境衛生整治的常態化機制。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新氛圍。根據各村實際情況,鎮黨委、鎮政府通過制訂階段性和長期性的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微信平臺等媒介,在全鎮各村宣傳《甘肅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800余次、制作書寫宣傳標語20余條,發放《中山鎮全域無垃圾倡議書》和《中山鎮街區環境衛生專項整治通知》等2000余份,下發整改通知書30余份,在中小學校開展環保知識宣傳5場次,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日漸濃厚。
創新工作方式,推動新作為。為確保全鎮全域無垃圾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鎮政府按照“全域無垃圾,全民總動員”的工作思路,在做好日常保潔的基礎上,確定每月10日至20日為全鎮環境衛生整治日,活動期間各村組織動員廣大村民、護林員、公益性崗位和鎮村兩級干部對各自轄區內的環境衛生進行拉網式整治,實行全天候宣傳,不定期督查,日統計日通報,優秀表揚、失職約談的辦法,有效提高了整治效果。同時,各村積極探索推行了“巷長制”、環境衛生光榮榜等辦法,修建了固定垃圾池,購置了移動垃圾桶和轉運車輛等,開展了廢舊家電、包裝物、農膜等回收工作,使鎮域環境衛生得到了持續改善。

發揮示范帶動,展現新面貌。今春,全鎮大力開展了荒山造林和行道樹栽植工作,至目前,全鎮共栽植各類苗木12萬余株,栽植行道樹70余公里,完成荒山造林200余畝。在興中路大力實施了綠化美化工程,在沿線公路兩旁種植百日草、孔雀草、翠菊、波斯菊、花環菊、尾穗莧、麥仙翁、萬壽菊等花卉13公里,在孫趙村陳窯組建造以生態休閑、體育健身、民俗記憶和觀花賞景為主題的小型公園三處。同時,大力推行了美麗村莊、美麗庭院建設活動,努力開創了庭院整潔、道路綠化、溝坡凈化、村莊美化的良好局面。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