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年伊始,清水縣委、縣政府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論證,以產業化建設為重點,以新農村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確定以五大區域開發建設來提升鄉域經濟實力。
——重點實施南部開發。 2—3年內在南部5鄉鎮發展旱作農業7.3萬畝,種植馬鈴薯7.5萬畝、葵花7.4萬畝、半夏900畝,每年辦千畝旱作農業示范點3處、千畝馬鈴薯示范點3處、300畝半夏種植示范點1處;繼續發展林果業,依托九龍梁產業帶,栽植核桃2.5萬畝,在豐望鄉定植蘋果1萬畝,實施蘋果低產園改造3000畝,兩年內完成荒山造林5000畝;以畜牧業為重點,發展放養雞3萬只,能繁母豬0.35萬頭,生豬飼養量達到7.2萬頭,黃牛3.3萬頭,畜禽飼養量達到48.7萬頭;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18村1760戶農村沼氣“一池三改”建設工程;在鞏固已實施9村整村推進扶貧成果的基礎上,新實施9個整村推進項目。
——積極扶持西部崛起。今年將重點抓好金集、郭川2萬畝蘋果產業帶和土門、遠門、賈川各5000畝蘋果基地建設,完成蘋果定植3.5萬畝,建千畝以上蘋果基地15處;在土門扶持發展放養雞10萬只,使5鄉鎮畜禽飼養量達到65.23萬頭(匹、只);發展特色產業,發展全膜覆蓋雙壟溝玉米2.8萬畝,馬鈴薯種植2.8萬畝,在金集鎮種植西班牙辣椒1000畝,郭川鄉種植架豆王1000畝,賈川種植甜玉米1000畝;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賈川鄉吊坪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土門鄉周山等4村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和郭川鄉宋川等6村新農村建設。完成11村1435戶沼氣“一池三改”工程。啟動實施金集安全供水工程,解決金集等3鄉鎮30村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稠金路至梅江等15條78.6公里農村公路建設。
——全面推進中部率先。抓好永清鎮萬畝蘋果產業帶建設,在白沙湯浴河流域定植蘋果1000畝、核桃2000畝,在紅堡太坪產業帶上新建萬畝干鮮果基地,將小泉峽建成葡萄長廊;發展全膜覆蓋雙壟溝玉米2.8萬畝、馬鈴薯2.9萬畝、半夏5000畝,畜禽飼養量達到92.01萬頭(匹、只),發展永清西李溝、馬溝、白沙陳溝等養殖專業村5個;實施永清鎮溫溝等8村新農村建設和永清鎮常楊1個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建設白沙代溝54戶沼氣“一池三改”工程;完成李崖至張清路等9條36.7公里農村公路建設。
——強力推動東部培育。注重特色產業建設,在秦亭莜麥嶺新建1萬畝核桃基地,在新城建成5000畝核桃基地,在山門吊灣梁栽植核桃3000畝,旺興、玄頭等村栽植花椒2000畝,在秦亭、山門發展漢麻2萬畝,種植蠶豆1.2萬畝,在新城種植葵花1萬畝,3鄉鎮種植馬鈴薯2萬畝;建成秦亭放養雞小區和新城、秦亭、山門黃牛養殖小區各1處,畜禽飼養量達到50.91萬頭(匹、只),發展放養雞11萬只;實施秦亭鎮浦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山門鎮馬堡等3村新農村建設和新城鄉大陸等3村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完成省道446線至閆莊等4條18.2公里農村公路建設。
——大力支持北部提升。在松樹、王河、黃門、白駝等4鄉鎮實施“萬畝馬鈴薯種植、萬畝核桃栽植和萬頭豬養殖”工程。在4鄉鎮種植馬鈴薯5.2萬畝,發展全膜覆蓋雙壟溝玉米2.5萬畝,新建蔬菜塑料大棚500座,定植核桃2萬畝;發展生豬規模養殖戶200戶,畜禽飼養量達到71.6萬頭(匹、只);實施白駝鎮林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抓好松樹鄉左李等4村新農村建設。完成王河至魏灣等10條31.1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建成桐林灣至松樹左李22.4公里通鄉油路工程。 (劉海仙楊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