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清水縣以提高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就業能力及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多渠道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今年已培訓外出務工人員3800余人次,有組織輸出1334人,使全縣勞動力轉移培訓有了新突破。
清水縣針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多、自發盲目外出務工人員多、以苦力務工為主的人數多、勞務收入低的現狀,采取多渠道培訓輸轉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勞動力轉移培訓路子。一是發揮部門優勢抓培訓,縣勞務辦、婦聯等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分別對富余勞動力進行有針對性、有輸出渠道、有目的培訓,提高了勞動者技能,加大了輸轉力度。二是依托院校抓培訓,重點依托天水農校和天水軸儀技校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意向,對短期務工人員實行訂單培訓,定向輸轉。三是著眼長遠抓培訓,重點對貧困家庭的“兩后生”進行正規的在校教育培訓,抓住每年暑假,全方位宣傳,加大招生力度,多方籌資,采取財政扶貧補助和社會幫扶資金結合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學生,每人補助2500元,確保貧困家庭的“兩后生”都能進入學校學習。四是依托經紀人抓訂單培訓,出臺優惠政策,調動經紀人介紹外出務工的積極主動性,充分利用經紀人的渠道和關系,帶領外出人員共同創業。 (劉海仙 楊兆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