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鳳江
溫鳳江,男,生于1961年4月,現年50歲,清水縣永清鎮溫溝村二組村民,現任永清鎮溫溝村黨支部書記。200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10月被市人大評為第五屆優秀人大代表。2010年5月1日被評為省勞模。2010年11月被天水市委、市政府授予“天水市第一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2011年4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黨務先進工作者。
溫鳳江同志他是一個積極進取,務實向上的人,在過去的十多年間,他不畏艱難困苦,勇于創業,經過艱苦奮斗,不斷拼搏,創辦了南峽、馬溝兩個制磚企業、鑫河采砂廠、建立了鑫隆農業科技示范園,總資產達700多萬元,從業人員150多人,年產值達350多萬元,稅收10多萬元,創下了不菲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他創辦的企業里,每年可解決周邊村400多名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使農村群眾在不耽誤自家農活的基礎上,還可以務工增收。
溫鳳江同志不僅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還是一名優秀的村干部,在他任職的一年時間來,他在穩固自己現有企業規模的基礎上,為本村的經濟發展早規劃、早部署,緊抓十二五發展機遇,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出了“一廠、一菜地、一基地、一規劃”的村級5年基本規劃與發展思路,勾勒出了帶領全村人民走共同發展致富的美好藍圖。
一是發展規模種植,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依托永清鎮鑫隆農業科技示范園、千噸氣調庫有利資源,進一步激發群眾作務蔬菜的積極性,走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引進天水天樂種業有限公司入駐蔬菜基地,發展500多畝無公害早熟馬鈴薯種植,同時,流轉土地200多畝,為群眾提供土地、棚膜、種籽等方面資助,每畝補貼200元,帶動種菜能手和半夏大戶集中連片種植蔬菜1000多畝,使本村蔬菜、藥材種植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促進農民群眾增收。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設施蔬菜。建成5個示范園區,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和設施棚、冬暖棚蔬菜種植,調整產業結構。由西向東分為5個示范區,包括鑫隆農業科技示范園30座冬暖式大棚的優質蔬菜苗木育種示范區,300畝早熟馬鈴薯試種試驗示范區,100畝優質西瓜種植示范區,150座設施棚蔬菜種植示范區,40畝良種繁育綜合試驗示范區。同時,率先成立了鑫源蔬菜種植產業合作社,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加大了基地的綜合開發與建設,帶動全村158戶蔬菜種植大戶走共同發展致富的道路。
三是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群眾作務提供便利。組織新建灌溉機井6眼,新開挖大口井12眼,為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溫溝村的千畝優質無公害蔬菜基地,小拱棚半夏種植已成為當地一流示范區,在增加全村農民收入的同時,為推動當地乃至全縣蔬菜、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樹立了典型與榜樣。
四是積極爭取項目,為長遠發展打基礎。今年春季以來,在多方努力爭取下,將4000畝的土地平整項目順利引進了溫溝村南部山區一帶,修成大塊梯田,發展核桃種植產業。為了發展高效農業,他在爭取村“兩委”的支持理解下,初步提出了建設南部山塬二級提灌工程,以擴大山塬農業灌溉覆蓋面。目前,前期論證工作已全面展開。
五是為群眾辦實事,謀利益。溫鳳江同志自上任之后,始終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努力為全村廣大群眾辦實事。今年,由村上出資1萬元,租用兩臺鏟車,由群眾自行投工投勞整修5 公里長田間道路兩條,并鋪設了砂子,解決了群眾農作物運輸難的問題。積極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小巷道87條6500多米,總投資151.2萬元,其中:村辦企業籌資10萬元,個人捐資2萬元。使村級道路硬化達到了全覆蓋,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六是開展多種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今年春節期間,溫鳳江個人出資5000元,邀請軒轅樂團到村上舉辦了文藝晚會,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為進一步滿足村民先進文化需求,村上投資征地15畝,計劃明年修建一個文化廣場,目前,場地已平整結束。
七是關心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春節期間,在溫鳳江書記的帶領下,對村上6名困難老黨員以及30名困難群眾進行了幫扶慰問,送去面粉72袋、胡麻油360斤,棉被36床,幫困難群眾渡過了一個安定詳和的春節。
總之,溫奮江同志在帶領群眾致富的道路上,不僅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帶了個好頭,更是為全縣的農村經濟發展帶了個好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全村廣大群眾在溫鳳江同志為班長的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正確領導下,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大踏步地向著致富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