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靈山3.3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一角)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快果品產業建設步伐,增強縣域經濟實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清水縣科學地提出了“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的發展戰略,通過持之以恒地抓干鮮果基地建設,深入推進果品產業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截止目前,全縣已累計發展干鮮果45.8萬畝,核桃30.8萬畝(掛果面積4.4萬畝),2011年總產量400多萬公斤,總產值達6000多萬元;蘋果15萬畝(掛果面積9.6萬畝),2011年總產量達9000多萬公斤,產值達16000多萬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700元左右。

(西靈山3.3萬畝優質核桃產業示范基地建設)
建基地,辦亮點,夯實產業基礎
清水縣按照“修梯田、建果園、覆全膜、調結構、促增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創新機制,高質量建設、整流域推進,堅持抓點與擴面并重、規模與質量并重、新建與管理并重、生產與營銷并重的原則,穩步擴大基地規模,逐步提升果品質量,突出抓了農業結構調整,重點抓了果品產業基地建設工作。積極引進了晉龍、遼核、香玲等核桃優良品種,并培育了具有清水地方特色的天汪一號、阿斯、俄矮二號、栽培二號、宮崎富士、壽紅富士等蘋果品種。突出抓精品、辦亮點、搞示范、齊帶動,整合涉農項目,集聚資金,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初步形成了東南北部干果、中西部鮮果的果品發展格局。建成了南部山區(5鄉)核桃產業帶、東北部(6鄉鎮)核桃產業帶、中西部(7鄉鎮)核桃產業帶、中西部(9鄉鎮)蘋果產業帶;建成草川、隴東、秦亭、新城、黃門、白沙、永清、王河8個萬畝核桃鄉鎮,草川、隴東2個核桃化鄉鎮,郭川、豐望2個蘋果化鄉鎮;建成了西靈山、西部五鄉鎮鐵爐梁鄧溝流域、王河鄉林溝流域等一批萬畝核桃精品示范園。

(清水薄皮核桃)
提質量,創品牌,提升產業效益
在抓基地建設的同時,清水縣狠抓了標準化果品生產和品牌認證工作,核桃、蘋果、花椒已通過綠色食品產品產地質量認證,為清水果品產業創建優質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06年以來,清水核桃、蘋果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國內展銷會上多次獲獎,特別是2009年清水薄皮1號核桃產品榮獲第二屆中國核桃大會優秀獎,同年第二屆中國·昌平蘋果擂臺賽上,天汪一號蘋果榮獲金獎、阿斯榮獲優秀獎。同時,以上兩個產品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命名為“中華名果”, 2011年選送的核桃產品又在第二屆中國·浙江義烏林產品博覽會上獲全國優質農產品獎,為全縣果品產業發展走向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清水縣乾通農產品公司核桃產品加工現場)
尤其在核桃產業發展上,清水縣提出了“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的發展戰略,把核桃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通過建基地,抓管理,打品牌,扶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全縣的果品產業已由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科學的精細型經營轉變,果品產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日趨彰顯,果品產業已成為當前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扎根性支柱產業。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核桃產業基地30.8萬畝,規劃今秋明春核桃建園5萬畝,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縣核桃產業基地達到40萬畝。目前全縣已掛果的核桃園有5萬畝,預計今年核桃干果產量達500多萬公斤,核桃收益將達到1.5億元左右。

抓投入,強管理,促進持續發展
縱觀全縣產業的發展歷程,清水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高起點定位,把林果業作為農業和農村脫貧致富的主導性產業來抓;政策出臺,加大扶持力度。省政府出臺《甘肅省林果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對核桃、蘋果等優勢產業發展給予了項目扶持,縣委、縣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每年籌資上千萬元,投入到干鮮果基地建設;科技建園,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林果技術部門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提高果品產業建設科技含量;整合項目辦大點,集聚資金建亮點,并建立了部門幫抓責任制,實行政府補貼、部門扶持、農戶自籌等干鮮果建園的資金籌措機制,為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地保障;成功地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推廣“修梯田、建果園、覆全膜、調結構、促增收”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果品產業由以鮮果為主向以干果為主的轉變;堅持擴量與提質并重、管理與增效并重,促使果品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注重產加銷的產業鏈條建設,走企業加基地、帶農戶、連市場的產業化經營路子;創新經營模式,大力推行土地流轉建園,探索出企業化、集約化、效益化發展的路子。

(郭川鄉蘋果)

(清水核桃豐收)

(清水縣郭川鄉蘋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