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今年,清水縣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施了新的績效考評機制,對鄉鎮實行“十星制”、部門實行“責、諾、評”考核,激活了科學發展引擎。承載具體工作的若干“星級目標”,分別歸為經濟發展星、產業建設星、鄉村建設星、社會管理星、民生改善星、教育質量星、文明進步星、黨的建設星、機制創新星、工作亮點星“十大星系”,讓鄉鎮對照“星系”謀發展,自找“星標”抓工作,成為爭先恐后的“摘星者”。對部門實行“責諾評”,把縣上對部門的工作要求和部門自身的職責愿望充分結合起來,讓部門自定目標做承諾,踐行承諾受考評,成為一諾千金的“兌現者”。這一創新,讓鄉鎮和部門由“被動完任務”變為“請命干工作”,真正釋放了“動腦筋、抓謀劃;拓思路、務實功;多干事、多得星;干實事、兌承諾”的內在動力,使考評工作煥發出強大生機。實現了“被動應考”到“主動迎考”的重大飛躍,切實增強了各級組織和干部群眾科學發展創新業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惠民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在新的績效考評工作推動下,全縣上下圍繞 “率先突出川區、著力提升山區、示范發展園區、統籌城鄉全局”的“五大突破”、“五大重點”和“五大保證”,開創了“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的新局面,基層工作呈現出思路活、魄力大、起點高、勢頭猛、節奏快、進展好的新特點。目前已經到了2012年各項工作的收尾和沖刺階段階段,為進一步激發干勁、展示成績,督促落實,全面完成年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了《沖刺2012》專欄,以系列訪談的形式,全面展示今年18鄉鎮、縣直各部門在深入實施“5551”戰略中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新亮點,反映鄉鎮和部門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
【沖刺2012】
清水鄉鎮“十星級”考核系列訪談——黃門鄉

記者:今年,清水縣委、縣政府對考核機制進行了創新,在鄉鎮實行“十星制”考核,您認為這種考核機制的創新對你們鄉的工作有哪些推進?現在距年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如何?未完成的工作將如何沖刺?

黃門鄉黨委書記王小軍:今年,我縣全面實施“鄉鎮十星制”績效考評機制,這是我縣高舉科學發展旗幟,應對轉型跨越挑戰,激活科學發展引擎的重大創新。遠門鄉嚴格按照“十星級”考核辦法,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舉措,積極兌現承諾,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經濟發展指標完成情況。今年完成農業生產總值10626.7萬元,較上年8397萬元增長20.98%;農村集體和個人固定資產投資突破8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901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541元,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48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0萬元。1、繼續加強特色產業種植,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共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9000畝,其中甜玉米4000畝,千畝點下成、王店2處。與上年度相比畝均收入增長300元。在王店、下成兩村種植紫甘藍等露天蔬菜500多畝。2、以農業產業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預留地工作。今年秋季我鄉預留地總面積39000畝(包括歷年建園、2013年新建園及全膜玉米),其中全膜玉米預留地2000畝點兩處,涉及8村;核桃新建園馬什4000畝、臺子500畝、薛堡1500畝。3、堅持“建管”并重,突出抓好干鮮果基地建設。狠抓已建核桃園的后續管理15000畝,舉辦技術培訓班6次1300余人次,并調運化肥10噸,組織群眾除草施肥鋪膜4次,開展整形修剪2次,噴施農藥4次;春季在九臺山、長谷河流域新建4500畝核桃示范園,占任務的118.42%;完成硤口、黃灣梁、西傘灣舊園補植補造4200畝,占任務的105%。在核桃產業帶中套種玉米、馬鈴薯、黃豆等農作物2000畝,畝收入在1500元以上。今年秋季,我們在臺子村規劃核桃園500畝,薛堡村1500畝,馬什村4000畝,占2013年任務的157.9%。目前完成預整地整地3500畝。4、鞏固提高養殖成果,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在馬什村新建養豬小區,圈舍6棟,養殖戶6戶,養豬1400頭,年出欄2600頭。招商引資天水嘉泰牧業萬頭肉牛繁育基地總投資6000萬,完成青貯飼料,圈舍正在建設之中;太陽豬場總投資580萬,建設已進入掃尾階段,預計明年三月份就可以入欄;小河村養牛小區完成征地規劃工作。5、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建成了二層商鋪30間13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鋪設彩磚3000平方米、下水管道400米,栽植行道樹80株、建花園2個,垃圾池3個、公廁1個,在小河村委會對面新建商住樓20棟。“一事一議”項目涉及9村,18個項目。總投資610.9596萬元。沼氣建設上,沼氣任務100眼,開挖100眼,澆注100眼,產氣80眼。選配維管人員13名,設立后續服務點2個,配套沼氣抽渣車2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全面達標。新建上等達標的元川村陣地及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總面積5.6畝,辦公樓361平方,改擴建長谷村、楊李村、后坡村、馬什村陣地,維修臺子村陣地。梯田建設積極實施。在馬什、臺子、薛堡三村規劃梯田300畝,目前已完成330畝,占任務的110%。加強道路建設,改善交通條件。硬化孫家峽至薛堡村通村路7.9公里,硬化后坡路口至黃灣通村路8公里。全力實施了薛堡村人畜飲水工程。投資100萬元,采取高位蓄水自流引水的方式建成人飲工程一處。解決了160戶816人的飲水困難問題。一池兩改三化效果明顯。在王店、臺子、硤口、小河、下成、元川六村實施一池兩改三化村莊環境整治,涉及310戶。完成危墻危房改造1430米,其中拆除和新建圍墻610米,粉刷820米。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成立八辦兩所兩中心,投入10萬元裝修近300平米的兩層辦公樓,購置了辦公設施、安裝制度牌、LED電子顯示屏等。7、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起步好、進展快。截至目前,已參保8104人,占78%,上繳保險金68.5萬多元。
目前,距年底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黃門鄉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動力,以“十星制”考核為標準,按照縣委中心組學習十八大精神會議上的要求,大力弘揚清水精神,努力開展并完成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