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今年,清水縣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施了新的績效考評機制,對鄉鎮實行“十星制”、部門實行“責、諾、評”考核,激活了科學發展引擎。承載具體工作的若干“星級目標”,分別歸為經濟發展星、產業建設星、鄉村建設星、社會管理星、民生改善星、教育質量星、文明進步星、黨的建設星、機制創新星、工作亮點星“十大星系”,讓鄉鎮對照“星系”謀發展,自找“星標”抓工作,成為爭先恐后的“摘星者”。對部門實行“責諾評”,把縣上對部門的工作要求和部門自身的職責愿望充分結合起來,讓部門自定目標做承諾,踐行承諾受考評,成為一諾千金的“兌現者”。這一創新,讓鄉鎮和部門由“被動完任務”變為“請命干工作”,真正釋放了“動腦筋、抓謀劃;拓思路、務實功;多干事、多得星;干實事、兌承諾”的內在動力,使考評工作煥發出強大生機。實現了“被動應考”到“主動迎考”的重大飛躍,切實增強了各級組織和干部群眾科學發展創新業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惠民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在新的績效考評工作推動下,全縣上下圍繞 “率先突出川區、著力提升山區、示范發展園區、統籌城鄉全局”的“五大突破”、“五大重點”和“五大保證”,開創了“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的新局面,基層工作呈現出思路活、魄力大、起點高、勢頭猛、節奏快、進展好的新特點。目前已經到了2012年各項工作的收尾和沖刺階段階段,為進一步激發干勁、展示成績,督促落實,全面完成年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了《沖刺2012》專欄,以系列訪談的形式,全面展示今年18鄉鎮、縣直各部門在深入實施“5551”戰略中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新亮點,反映鄉鎮和部門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
【沖刺2012】
清水鄉鎮“十星級”考核系列訪談——山門鎮

記者:今年,清水縣委、縣政府對考核機制進行了創新,在鄉鎮實行“十星制”考核,您認為這種考核機制的創新對你們鎮的工作有哪些推進?記者:現在距年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如何?未完成的工作將如何沖刺?

山門鎮黨委書記韓勇:自實行鄉鎮“十星級”考核機制以來,增強了基層干部著眼全盤工作、主動謀求發展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激發了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凝聚了發展合力,有力地推動了我鎮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今年,我鎮共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6000畝(其中甜玉米2000畝),占任務5300畝的113%,種植黃芩、板藍根、花粉、半夏等中藥材1000畝;新建精品核桃園1500畝、優質花椒園500畝,占任務1500畝的133.3%,完成2013年核桃建園預整地510畝,占任務500畝的102%,新建土烏雞散養基地1處3000只,采取招商的辦法,在觀音養殖小區養牛120頭;新機修梯田219畝,占任務170畝的128.8%,爭取到通村公路建設項目3項59.2公里,總投資3327萬余元,新建玄頭人飲工程1處總投資49.8萬元,自來水入戶155戶;新建綜合文化站310平方米,配套文化設施30件套,安裝健身器材20件;實施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93余萬元,新購壓縮式垃圾車1輛,配備垃圾箱10個、垃圾筒100個、手推清潔車15個,新建垃圾房5處,安裝水源地護欄1650米;新建薛家移民搬遷小區1處131戶;新改擴建村陣地8處,統一購置了辦公家具,制作了玻璃制度牌,規范劃分了功能室,實行“星級”管理,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爭取項目169萬元,占任務50萬元的338%,貯備項目10項814萬元,招商引資2項1100萬元,占任務的110%;投資332萬元新建中小學師生宿舍1837平方米,教育質量明顯提升;新農合參合率達95%,新農保參保率達70%以上;投資6萬余元,新建規范化社會管理服務中心1處,提高了社會管理水平,促進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其他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距年底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山門鎮廣大干部將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動力,以“十星制”考核為標準,進一步尋找差距、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創新舉措,努力開創我鎮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