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看山門鎮什字村雨量監測點)
7月14日,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帶領縣政府辦、水務、交通、國土、民政、農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白沙、山門兩鄉鎮境內察看水毀橋梁、涵洞、堤防、道路、農作物等受災情況,并現場指導當地干部群眾開展救災工作。要求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全面開展災情核查和組織干部群眾開展災后自救工作,切實做好全縣汛期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察看白沙鄉元坪村便橋受損情況)
馬越垠要求,當前,全縣已進入主汛期,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抗災救災工作,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減大災”和“持久作戰”的思想,客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及時準確發布強降雨等災害天氣的預警預報信息,對重要天氣預警信息要以最快的速度傳達至鄉鎮、村組和每一位群眾。住建局要加強城區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城區洪道管理,增強城市防洪能力;國土局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做好滑坡地帶裂縫回填,塌方處理,水路改道,明白卡發放,避險線路和場所確定等安全防范工作;交通局要全面開展一次橋梁、涵洞、堤防、道路工程普查巡查工作,及時排摸險情,對水毀河堤進行加固維修,修建臨時性護堤,全面做好河道疏浚清障,進一步規范河道采砂行為,指導采砂企業履行義務,改河改水,修筑河堤,確保行洪安全;農業局要對小麥、胡麻等農作物受災發芽、發霉面積進行統計,積極上報災情,科學指導群眾搶收搶種,認真做好秋季農作物管理和復種工作;畜牧局要切實加強受災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嚴防疫病發生;民政局要提前做好救災物資的儲備工作;交通、電力、通信等部門要對沖毀的道路、橋梁、通訊、供電等設施及時搶修搶通;各鄉鎮要進一步普查災情,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災后生產自救工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盡快清理通村道路的塌方淤泥,做好次生災害的預防工作。

(察看受災小麥)
馬越垠強調,要高度重視道路、橋涵等安全度汛工作,對危險路段、危舊橋涵和防洪能力不足的橋涵要設立警戒標志,行洪期間要有專人值守警戒,確保人員安全。要重視鄉村兩級、重點部位、問題地段和薄弱環節防汛預案的細化完善,強化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要在安排災區困難群眾生活中,要確保受災群眾口糧供應,可以組織對口支援,開展互助互濟,并通過發展生產和組織勞務輸出等措施,增強災民自救和抗災能力。

(受災小麥)

(疏通河道)

(白沙采砂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