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受多次連續性大暴雨和“7.22”岷縣特大地震的波及影響,清水縣境內暴雨、山洪和地震災害疊加,致使部分村莊和路段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災情發生后,清水縣廣大干部群眾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與暴雨地震災害頑強抗戰,奮力開展搶險自救,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全面反應廣大干部群眾開展搶險救災和生產自救的動態消息,清水縣組織記者深入救災一線,真實、客觀、準確、迅速地采訪報道在抗洪抗震一線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為全縣順利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救災一線】抗洪搶險救災一線的鐵脊梁
—— 清水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帶領群眾奮力開展搶險救災

從7月21日16時開始,清水縣再次遭受強降雨天氣,降雨量最高達144毫米,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加之受定西岷縣漳縣交界6.6級地震波及影響,致使部分道路塌陷,河堤沖毀,房屋倒塌,農田毀壞,電力中斷……,受損情況不斷上升。
災情就是命令,形勢嚴峻,不容一刻遲緩。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領導立即奔赴受災一線,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工作。縣委發出緊急通知,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立即行動,成立以黨員干部為骨干的530人防汛抗震救災應急分隊,全力以赴組織群眾搶修道路、疏通河道、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在抗災減災中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7月21日晚9時左右,南道河告急,牛頭河告急、白駝河告急……,縣水務局黨委立即成立了抗洪搶險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黨委成員包抓重點河道及水利工程責任制,對重點河流和險工險段實行不間斷巡查和嚴密監控,縣防汛辦落實24小時晝夜輪流值班,充分利用已建的山洪災害預警“戶戶知”工程,強化實時水雨情監測,及時向防汛一線人員通報降雨情況,共發布暴雨預警信號5次,發布預警信息1950條次,啟動預警廣播465次。發布重要天氣預報及信息6次,發出準備轉移預警信號236次,立即轉移預警信號192次。經現場核實和雨情分析研判,緊急轉移人員395戶1860人。組建180多人的抗洪搶險隊,隨時策應各河道災情搶險救急,堅決做到“不留一個死角,不漏一處堤防”?h水保局黨支部帶領全體黨員干部連續3天3夜堅守在南道河險情點,清理雜物、暢通河道,整裝沙袋、加固河堤,有效地控制了險情。
24日夜,清水縣又降大雨,為了防止洪水沖垮河堤再次引發重大災害,縣直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組成的應急分隊連夜冒雨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對已經出現河堤坍塌和重大隱患的南道河、牛頭河、白駝河、后川河、樊河等河堤危險段,實施晝夜搶修。面對磅礴大雨,數百名黨員干部沒有一個人退縮,看到的是忙碌的身影,聽到的是鼓勁加油的吶喊聲,幾個小時下來,大家都已 精疲力盡,看到加固的河堤,他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紅堡鎮蔡灣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安置點一角)
豐望鄉是受災最為嚴重的鄉鎮之一,暴雨造成全鄉36戶67間房屋倒塌,102戶218間房屋受損,小巷道塌方14條3.9米,損毀鄉村道路3條12.4公里,損毀農業產業路18條36.8公里,農戶房屋、交通道路、電力通訊、水利設施、學校校舍、農田建設嚴重損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豐望鄉黨委緊急行動,立即組織成立14個應急分隊,分赴各村、各隱患點開展查災救災、生產自救和統計上報工作,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頭行動,巡查災害隱患點1300個,搭建帳蓬130頂,引導撤離安置受災群眾1002人,轉移物資1500件,出動鏟車、挖掘機連續作戰130多小時,搶通了縣鄉、鄉村道路6條20公里。
紅堡鎮蔡灣村因大量泥石流涌入村莊,造成部分農戶房屋坍塌,人命關天的緊要關頭,村黨支部緊急將受災群眾轉移到村陣地,搭建帳篷10頂,安置受災群眾50戶216人,并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播放抗災救災科普知識,安撫受災群眾情緒。
草川鋪鄉腰林村主任趙建祥堅持在查看災情隱患點一線,7月21日夜間,他發現了山體松動滑坡的險象,在危機時刻,緊急鳴鑼叫醒熟睡的百姓,組織群眾撤離到安全地帶,并帶領村里的10多個年輕人拿起鐵鍬沖入洪水中,清理堵塞村邊排水道中的淤泥,疏通水路,阻止了洪水沖進村莊。
持續的暴雨導致黃門鄉后川河水位不斷上漲,大量淤泥、石塊、樹枝等不斷涌入村莊,元川村黨支部書記韓小紅顧不上年邁的父母和剛滿2歲的孩子安全,全身心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他一邊安排人在橋頭值守,一邊帶領黨員群眾清理積水和淤泥,連續幾個晚上都沒有休息,當災情穩定,滿身是泥的他才記起自己的家人,看著丈夫滿臉的疲憊,心里窩火的妻子當場落淚。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高揚的黨旗。危難時刻,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始終站在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宗旨,彰顯了黨員干部在災情面前是群眾不屈的“鐵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