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在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
開展千名科級干部和千名黨員干部“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八個專項行動”,繼續深化征求意見工作,著力解決服務群眾難題,扎實推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和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活動,清水縣委研究決定,在全縣組織996名科級干部和1600名黨員干部,開展以“發揮四個方面作用、突出五層引領示范、做好八項實際工作”為主要內容的“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活動在每兩個月之內,集中15天時間開展一次,第一次活動從4月11日開始至4月25日結束。
一、活動主題
這次“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的主題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聯村干部的表率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等四個方面作用,不斷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和先鋒模范在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推進發展方面的五層引領示范,切實做好征求一批意見、進行一次宣講、公開一批村務、開展一次環境整治、慰問一戶困難群眾、解決一個信訪問題、幫辦一件民生實事、撰寫一篇調研報告八項具體工作。這次活動,既是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工作的延伸,也是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雙聯”工作深入開展的新載體。全體科級干部和黨員干部要緊貼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身心投入到這次活動中去,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切實在牢記群眾、深入群眾、親近群眾、服務群眾,推進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和各項工作的不斷落實上取得顯著成效。
二、目標任務
(一)征求一批意見。全體下基層單位和黨員干部,要通過分層次召開村“兩委”班子座談會、黨員會、群眾會、發放征求意見表、逐戶上門走訪等方式,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做到村不漏戶,確保征求意見工作覆蓋到每家每戶。要想方設法讓基層干部群眾把心里話、真實話、想說但有顧慮不敢說的話全面真實地講出來,不能無意見或者征求到無關痛癢的意見。要堅持聚焦“四風”,認真聽取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體群眾、包村干部對縣四大組織班子及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本單位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的意見建議。同時,還要聽取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征求意見工作由縣教育實踐辦牽頭負責。各單位征求意見結束后,要把征求到的意見建議進行分類梳理歸納,將對縣四大組織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到縣四大組織辦公室,對鄉鎮和縣直單位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黨員干部職工個人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到相關單位和個人。各單位要及時對意見建議進行歸納整理,將整理情況報縣教育實踐辦,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重要依據。
(二)進行一次宣講。由駐村工作組負責在每個村開展一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宣講,包括三項具體工作。一是開展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輔導。專題輔導重點突出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突出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三嚴三實”論述,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準確闡述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三嚴三實”論述的精神實質,使農民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第二是突出村級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和做法,著重圍繞如何開展學習、征求意見、提出“問題”清單、整改、開展村務公開和建章立制等內容進行輔導。第三是突出感恩教育內容,使農村黨員和群眾充分理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樹立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專題輔導由縣教育實踐辦牽頭負責,整理統一的輔導材料。由駐村工作組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輔導,輔導的對象包括村全體黨員、群眾代表及全體下基層干部。輔導時要把輔導材料的內容和本村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村黨支部和黨員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輔導既不偏離主題,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二是組織觀看一次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片。要組織本村全體黨員和群眾集中觀看一次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片,使全體黨員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受到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堅定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信心與決心,使全體群眾也普遍受一次教育,增強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了解。觀看專題片工作由縣教育實踐辦牽頭負責,由駐村工作組主要負責人組織實施。觀看專題片的范圍主要包括全體下基層干部、本村所有黨員和群眾,在本村的黨員要全部參加,群眾觀看率要達到90%以上。專題片從《信仰》、《生命線》、《基石》、《楊善洲》、《大山的脊梁》和縣委組織部制作的《清水縣“十大突出貢獻人物”》中選擇,時間不少于3小時,專題片由駐村工作組通過網絡下載。三是為全村黨員上一次黨課。要以村黨支部為單位,對全體黨員上一次以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群眾路線重點知識、村級班子如何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黨課,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增強黨性觀念,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服務群眾的能力。上黨課工作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負責,統一準備黨課講稿,由駐村工作組主要負責人組織實施。參加范圍包括全體黨員、群眾代表和全體下基層干部。
(三)公開一批村務。駐村工作組要組織村“兩委”班子認真抓好村務公開,村務公開主要包括黨務、政務、事務、財務四方面的內容。黨務方面主要公開村黨支部基本情況;黨員學習培訓情況;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和落實情況。政務方面主要公開各項惠農補助資金發放情況;村內重點工作及完成情況。事務方面主要公開代辦事務流程;優撫、社會救濟、救災賑災、社會捐贈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情況;農村低保人員的評選過程、救助標準及發放情況;農村危舊房改造、災后重建項目實施內容、方式及補助資金發放情況。財務方面主要公開村年度財務計劃及執行情況;“一事一議”專項經費收支明細和群眾要求公開的其他財務事項。駐村工作組要配合村“三委”班子通過村務公開欄和張榜公示等方式,對公開的事項全面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村務公開工作由縣紀委牽頭負責,縣委組織部、農工部、民政局、財政局、住建局配合。各鄉鎮要對各村村務公開內容、公開方式逐村把關審核后進行全面公開。
(四)開展一次環境整治。駐村工作組要認真組織發動群眾,積極開展以打掃衛生、清運垃圾、整修鄉村公路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全縣范圍內打一場垃圾清運處理的攻堅戰。要全面清除村莊背街小巷、鄉村小路、村野小橋、小溝小渠、垃圾處理小場點、文化健身小廣場等“六小”地段和農業產業基地等范圍內的垃圾堆、柴草垛、土堆糞堆、污泥污水、白色污染,拆除影響巷道暢通的臨時和違章建筑物,幫建垃圾池,及時填埋處理垃圾,做到“三有四無”(即:有垃圾池、有垃圾填埋點、有保潔員,無暴露生活垃圾、無衛生死角、無亂堆亂放現象、無違法建筑),從源頭上治理臟亂差現象;要組織群眾積極開展整修道路、維修路肩邊坡等工作,使鄉村道路得到全面徹底清理。要督促指導各村組建保潔隊伍,落實保潔人員,制定村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清理、專人維護、督導檢查相配合的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環境整治工作由縣委農工部牽頭負責,駐村工作組具體實施。
(五)慰問一戶困難群眾。駐村工作組要通過逐戶開展走訪調查,對有長期患病和有留守兒童、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的家庭和生產生活困難的農戶全面了解,特別是要對五保戶、孤兒等需要納入供養范圍的困難戶、納入災后重建范圍需要搬遷的困難戶以及有精神病患者的困難戶進行詳細摸底。在摸清底子的基礎上,每名下基層干部都要選擇一戶困難戶進行慰問,根據困難戶的需求進行捐款捐物。通過開展慰問,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感受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實效。困難戶慰問工作由縣民政局、“雙聯”辦牽頭負責,駐村工作組具體實施。駐村工作組和各鄉鎮包村干部要對下基層干部慰問時捐款捐物的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由縣“雙聯”辦進行復核,確保慰問工作做好、做實。
(六)解決一個信訪問題。駐村工作組要結合入戶調研,開展一次村內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全面摸清群眾的思想動態,面對面傾聽群眾的訴求,幫解糾紛,把群眾的鬧心事變為順心事。在全面排摸的基礎上,在每村選擇一個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信訪問題,集中精力解決好,對重點問題要落實“五個一”措施: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人員、一個方案、一抓到底。每個案件均由駐村工作組主要負責人主抓,由駐村工作組成員、鄉鎮包村干部組成調處組,制定解決方案,實行“五包”責任制:包掌握情況、包思想教育、包解決問題、包穩控處理、包依法解決,確保信訪問題得到化解。對經反復工作無法化解的矛盾糾紛和問題線索,要及時向鄉鎮和縣信訪局反映,切實做到把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解決信訪問題工作由縣信訪局牽頭負責,重點做好信訪問題的清理、處理和統計匯總工作。縣委政法委要配合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統計匯總工作。
(七)幫辦一件民生實事。駐村工作組要在全面深入摸清村情民意、發展現狀,找準發展“瓶頸”因素的基礎上,通過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找準一件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民生實事要著重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等關系農村發展方面和水、電、路、田等群眾生活方面選擇,每個駐村工作組要切合本單位職能,及早謀劃,確保在9月底前將一件民生實事辦好。幫辦民生實事工作由縣教育實踐辦牽頭負責,各駐村工作組要將幫辦實事的項目進度情況,在每次集中下基層結束后報教育實踐辦。
(八)撰寫一篇調研報告。在三次集中活動結束后,每個駐村工作組都要結合駐村開展工作的情況,深入思考,選準問題、找準關鍵、確定專題,撰寫一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通過駐村工作談對踐行群眾路線、為民幫辦實事的認識、體會和主要收獲;二是談駐村工作開展情況,既要談完成的工作,又要談沒有辦好的工作;三是對村班子建設、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經濟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的主要作法和經驗、存在主要問題、主要對策和措施(或意見和建議)進行全面總結和客觀評價;四是談通過駐村工作后,在增強黨性觀念、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做好本職工作等方面的打算。下基層調研報告完成后,由駐村工作組主要負責人和本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審核把關,并報送縣教育實踐辦,由縣教育實踐辦會同縣委宣傳部、縣委調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對260個村的調研報告進行評選,從中選出30篇優秀調研報告和30篇較差的調研報告,提交縣委給予獎懲,并做為各單位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的評定依據。
三、工作要求
“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時間緊、范圍廣、任務重、要求高。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抓好活動開展,務求取得實效。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這次活動由縣委組織部、縣委農工部負責活動的總體協調和人員落實。按鄉鎮組建18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包鄉縣級領導擔任聯系領導,從下基層科級領導干部中確定一名同志擔任工作組組長,每個行政村確定一名科級領導干部任副組長,全面負責所屬鄉鎮下基層活動的銜接、指導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把“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點任務來抓。18個下基層工作組組長要高度負責,全面抓好各自負責鄉鎮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要在活動開展的時間內,堅持每天督查了解下基層干部到位情況、工作開展情況、鄉鎮配合情況。駐村工作組組長要全面抓好本村各項任務的落實,尤其是對八項重點工作任務認真思考,全面落實。各鄉鎮要積極配合各組組長和駐村工作組開展工作,尤其是要靠實包村干部工作責任,切實做好干部群眾的組織、相關資料的整理等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把干部下基層活動同本單位、本部門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合理確定下基層的人員、方式,把握好工作節奏,防止一哄而上、流于形式,切實做到開展活動與本單位日常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落實工作任務,親自督查人員到位情況,親自解決問題,帶頭聽取意見、轉變作風、樹立形象。包鄉縣級干部要認真抓好本鄉鎮下基層干部工作情況的協調落實,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2.靠實工作責任。承擔八項具體工作任務的牽頭部門要高度負責,認真抓好各自負責事項的協調聯絡、資料收集、匯總把關、經驗總結等工作。建立村對縣資料直報制度,所有駐村工作組的工作動態、工作資料,由駐村工作組組長負責收集整理,經本單位主要領導、鄉鎮工作組組長審核簽字后,以村為單位報送各牽頭部門。縣委辦、人大辦、政府辦、政協辦要認真抓好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意見的收集和歸納匯總。縣教育實踐辦要抓好各部門征求意見工作的組織和質量把關工作,做好幫辦惠民實事的匯總通報。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實踐辦要認真抓好專題宣講工作,所有下基層干部和全體黨員務必全部參加專題輔導、觀看專題片和上黨課,各單位在報送總結材料的同時,要報送視頻或者圖片資料。縣紀委、縣委組織部要抓好村務公開工作,特別是對公開內容、公開方式要做好謀劃,盡量做到簡潔、統一、規范。縣委農工部要抓好環境整治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特別是要組織各鄉鎮建立衛生整治的長效機制。縣民政局、“雙聯”辦要抓好困難戶慰問工作,及時掌握各工作組的動態,認真審核原始資料和困難戶簽字憑據,對無實際措施或輕描淡寫、敷衍應付的單位和下基層干部要督促落實,結束后要對各單位捐款捐物情況進行歸納、通報。縣委政法委要抓好矛盾糾紛排查情況統計表的印發、整理、分析和匯總工作,真正掌握基層的真實情況。縣信訪局要抓好信訪問題的歸納梳理,對下基層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掌握,提出處理意見。縣委調研督查室要抓好專題調研的整理匯總,要通過對專題調研的分析,找出目前“三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需要解決的事項,提交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縣教育實踐辦和各工作組組長、各部門、各單位領導要抓好調研報告的把關審核。
3.加強輿論宣傳。宣傳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爭取社會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積極推動“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深入開展,迅速掀起活動開展的熱潮。要及時宣傳報道活動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廣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發揮示范作用,在全縣上下營造濃厚的輿論宣傳氛圍。
4.嚴肅工作紀律。全縣下基層干部要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縣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和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紀律要求,下基層一律輕車簡從,嚴禁公款吃喝,厲行節約,決不能給基層群眾增加負擔,不得參與賭博等非法活動。駐村期間,按照每人每天15元的標準向農戶交納食宿費。全體下基層干部駐村工作時間不少于3天,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向群眾求諫,向群眾問計,以真誠的態度向群眾虛心聽取意見,切身感受群眾困難和疾苦,了解基層所思所想所憂所盼,讓自己充分“接地氣”。要撲下身子,真心實意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防止搞形式,走過場。
5.加強督查考核。聯系鄉鎮的全體縣級領導要經常深入聯系點,開展調查研究,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及時向縣委、縣政府進行專題匯報。縣委教育實踐活動各督導組要經常深入各鄉鎮督查、指導工作,掌握工作動態,反映工作開展情況。三次集中活動結束后,各駐村工作組要以村為單位進行全面總結,并將單項工作資料(包括影像資料)、工作總結、入戶及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統計表(兩個附件)報各鄉鎮工作組,經鄉鎮工作組組長、本單位主要領導審核簽字后報送各牽頭部門。18個鄉鎮工作組要及時召開總結會,由包鄉領導負責,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做好優秀下基層干部評選等工作。各部門、各單位也要認真做好本單位下基層工作的總結,將工作開展中的所有圖片、視頻刻錄成光盤,并及時將工作總結、入戶及教育實踐活動匯總表、光盤等資料報縣教育實踐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