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隴有情 愛心無價
天津市愛心人士周振明在清水縣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紀實

自1997年以來,天津市河北區愛心人士周振明先生和其孫子周鈺城同學連續多年深入清水縣開展扶貧扶智、捐資助學活動,其個人捐贈及聯系協調捐贈資金累計達123.593萬元(含物資折價),救助失學兒童30多名,看望孤寡老人60多人(次),慰問40所山區學校貧困學生1萬多人(次),為清水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曾記得,2001年8月16日,對于清水縣南寺小學的南會杰等32名小朋友來說,這是不平凡的一天,也是他們特別高興的一天,周振明主任的女兒周靜(河北區財政局干部),將自己剛參加工作的二個月工資1595.6元,捐贈給了這32名貧困學生,受助學生及家長感動得流下了熱淚。此時,周振明已退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他仍然沒有忘記清水的貧困群眾,他時刻教育自己的兒女們要永遠記住遙遠的清水還有無數渴望援助的弱勢群體。還有很多優秀學子由于貧困而輟學,正是在周先生無疆大愛的感召下,他的家人特別支持他的工作,一些民營企業也積極參與社會幫扶。他十八年如一日,帶著孫子,奔波于天津和清水之間開展扶貧助學活動,正是在周先生一家無疆大愛的感召下,一些民營企業和很多愛心人士也積極參與清水的社會幫扶。

2008年7月,“5•12”汶川大地震剛過,災區人們顫抖的心還未平息,不斷的余震給清水大地帶來的仍然是緊張和不安,然而就在此時,周振明帶著年僅10歲的孫子周鈺城,風塵仆仆,碾轉兩千余里來到清水,不顧個人安危,頂著烈日、冒著余震和山體滑坡的危險走訪慰問了12所村小學和8個教學點的受災師生。周鈺城小朋友用自己多年積攢的壓歲錢為災區小朋友購買了1.2萬本練習本,1.2萬支鉛筆以及價值1萬多元的食品。周鈺成小朋友的博大愛心感動了他當時就讀的學校——河北區昆一小學的師生,同年10月,昆一小學校長吳蘭英等人在周振明的陪同下,帶著該校3000多顆愛心來到清水,為受災學校捐贈了2萬元救助資金和大批教育教學用品。

2009年以來,周先生四處奔波,多方聯系,積極協調江西省政府駐天津辦事處副處長徐渏,天津市河北區建委張惟,天津市紅山工藝家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志偉、副總經理王昕,天津市昆一小學學生李一淼,江蘇樹人環保建筑能耗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等愛心人士,與孫子周鈺城一道多次前往清水深入遠門中學、遠門學區,山門中學、山門學區,金集鎮中心小學等學校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累計捐贈資金41.083萬元(含物資折價)。

天災無情人有情,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周振明爺孫倆的身影。2013年7月,由于受多次連續性大暴雨和“7.22”岷縣漳縣地震的波及影響,清水縣18鄉鎮260個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災,致使部分村莊和道路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糧食作物大面積受災,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毀壞嚴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正在清水縣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的周振明和孫子周鈺誠聞訊也加入抗洪搶險隊伍。七月的清水,雨過天晴,太陽毒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山梁溝壑到處熱浪滾滾,年過七旬的周先生和孫子周鈺城同扶貧辦干部職工一道,徒步到清水縣白沙鄉西靈山查看災情,一路上,周鈺城小朋友不停的挖水渠,排隱患,做記錄。目睹山體滑坡、道路坍塌、河堤沖毀、農作物受損的情景,爺孫倆心情非常沉重。災情就是命令,回到住地,他們迅速與天津市合作交流辦公室,天津市河北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以及一些愛心人士聯系,電告清水的受災情況,發送災情簡報20多份,爭取各方的援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天津市河北區為清水縣捐送救災資金50萬元;江蘇省南通市愛心人士孫永武、蘇州市愛心人士陳麗向山門鎮中學、遠門鄉學區捐送救助金3萬元,資助46名特困生捐送救助金4600元,捐贈價值12000元的學習用品,孫永武的孫女孫玉詩千(6歲)代表全家為清水縣捐贈救災資金2000元。周先生的孫子周鈺誠同學代表全家向山門、金集、賈川、遠門等學區捐贈價值6000元的學習用品,為35名特困生捐助救助金3500元,為遠門鄉曹王村受災群眾捐送方便面60箱,為山門鎮敬老院捐贈食品6箱,為清水縣捐贈救災資金1萬元。大災面前,周先生和鈺誠小朋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真正內涵,是他們的義舉和善款將清水的“賑災晚會”推向了高潮。同年12月7日,周先生與河北區體育局局長柳權、副局長周晉民一道,冒著嚴寒,為山門學區、遠門學區的貧困學生捐送價值5000多元的學習用品,40個籃球,救助特困學生60名發放救助金6000元;聯系協調江蘇樹人環保建筑能耗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等愛心人士為山門學區、遠門學區、遠門敬老院8名老人、曹王村60戶受災的群眾捐贈衣服327箱,僅這一年,累計協調捐款50萬元,聯系捐贈物資20.01萬元(含物資折價)。

2014年6月,在周振明的聯系下,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女士為清水縣貧困鄉村的師生,捐贈衣服、學習用品共計1萬多件,7月,周振明一行六人在清水縣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并為學生捐贈2萬元學習用品和2萬余元救助金。
津隴有情,愛心無價。愛心人士周振明十幾年的扶貧助困,真情感動了清水32萬父老鄉親,他的義舉在邽山南北廣為傳頌,他的崇高品德和無限愛心在軒轅故里源遠流長。

自清水縣與天津市河北區締結為對口幫扶縣區以來,在周振明先生不斷的牽線搭橋、不辭辛勞的奔波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一車車滿載河北區人民深情厚誼的捐贈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清水的貧困鄉村;一批批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惠民項目逐一落戶清水;一筆筆飽含無限愛心的捐款把無數貧困學子領上成才之路……在河北區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水大地上一座座希望小學拔地而起;一個個扶貧幫扶項目碩果累累……十多年來,天津市河北區共為我縣無償捐送財政資金325.244萬元,社會無償捐款3.533萬元,贈物折價825.293萬元。援建了5所學校,廣播電視機房、東關體育場、龐公玉展廳、縣衛校實驗室等;幫助扶持永清鎮溫溝村整村推進、縣農業園區五連體聯動溫室建設、早實核桃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捐贈天津大發車1輛、“夏利2000”轎車2輛、衣物98.06萬件(床),畜禽飼料30袋、畜禽消毒藥品160箱、獸藥9袋、大米500公斤、圖書5萬余冊,手風琴、電子琴、風琴各2架,教學儀器110件、計算機40臺、救助貧困學生100人(次);投入價值57.28萬元的廣播電視設備和農用物資,投資20萬元規劃縣城建設;先后安排我縣7名副縣級領導到河北區掛職學習,選派19名教師來我縣支教,為我縣培訓教育、衛生、餐飲及工業管理技術人員482人(次)。無論是物資支援還是精神援助,都為我縣的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小縣城——“軒轅故里”清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津隴對口幫扶的感人事跡,永遠載入了清水的史冊,周振明先生的名字從此永遠留在了清水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