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清水縣以積極爭創全國平安縣為目標,通過創新管理服務模式,不斷加大對特殊人群的管控力度,扎實推進了特殊人群從源頭上的管控治理工作,有效提高了社會服務管理水平。
圍繞特殊人群,創新安置幫教和管控措施。高度重視各類特殊人群的幫教轉化和重癥精神病患者治療、監督和管控工作,盡可能為其提供生活上的援助,幫助其盡快康復,實現自主擇業,幫扶創業,防止脫管、漏管。對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人員定期開展走訪幫教,對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對其中重癥精神病患者落實了服務、管控、治療措施,對重點信訪人員、邪教轉化人員和在冊吸毒人員進行持續的回訪和教育穩控,預防了違法犯罪,減少了對社會的危害。

緊盯流動人口,創新管理服務模式。成立城區流動暫住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站,全面推行“以房管人”、“以業管人”,“以證管人”、“以網管人”,重點對城區和鄉鎮的住宅房、出租屋和無證房屋、違建房屋、單位宿舍、建筑工棚等開展基礎信息登記,督促落實房屋出租人、用工單位配合開展流動人口治安管理的職責,達到了“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管理效果。先后組織民警入戶核對常住人口、暫住人口3191人、出租房屋786戶進行登記,并全部錄入微機實行動態管理,實現了流動人口管理“底子清,情況明、管理嚴、服務好”的目標。

(關愛留守兒童)
針對犯罪未成年人,創新管理教育形式。建立“123”(即:一周一抽查、兩周一約談、三周一回訪)未成年人幫教制度和不良行為青少年和閑散青少年的信息排查機制,依托21所“留守兒童之家”和縣“一對一”獻愛心貧困兒童資助協會,加大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力度,積極開展志愿者“一對一”結隊幫扶捐款捐物活動,全縣累計受助1400余人、資助金額達150余萬元。認真落實犯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相關政策,采取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辦案方式,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A防未成年人犯罪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