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縣堅持創新扶貧理念與完善扶貧工作機制相結合,對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采取“產業扶持到戶、技能培訓到戶、資金幫扶到戶、政策銜接到戶、‘三送’‘五幫’到戶、績效考評到戶”措施,探索 “差異化”扶貧新模式,即利用貧困識別成果,掛圖作戰,四個片帶差異化扶貧。

該縣結合地域特點和縣情實際,將全縣121個貧困村劃分為牛頭河上游林緣區、南部高寒陰濕區、水清梁干旱山區、西北部淺山區四個片帶,按照力量精準、目標精準、對象精準、內容精準、措施精準、考評精準“六個精準”的工作要求,科學編制精準扶貧攻堅作戰圖和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目標推進圖,實現了“一圖統覽”,目標清楚,任務明確。

圍繞作戰圖和推進圖,清水縣著力強化縣級財政投入,實施差異化扶貧,每年投入200萬元支持新城、遠門2個貧困鄉鎮加快發展;實施重點部位推進,對2015年整村脫貧的松樹、王河等鄉鎮給予傾斜扶持;實施縣級投入保障,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沒有國家省市投入但必須精準完成建設的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