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秋初,火熱的太陽炙烤著清水大地,臨近中午,新城鄉(xiāng)張河村的個體工商戶王云鳳在家里聽到一陣敲門聲,“有人嗎?”隨之一聲熟悉的叫門聲傳到她的耳畔,她趕忙打開門,一看:“這不是溫書記嘛!大熱的天,太感謝你了!親自上門給我送營業(yè)執(zhí)照,快進屋喝杯茶,吃完午飯再走吧?”這是王云鳳發(fā)自內(nèi)心的挽留。
新城鄉(xiāng)大陸村和張河村作為縣工商局的雙聯(lián)點和幫扶村,工商局局長張浩和紀委書記溫學功分別是兩個村下派的“第一書記”,這對于在縣直機關工作的領導干部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他們深知肩負的責任很大,在駐村開展工作的日子里,也親自品嘗到了作為一名村官的艱辛。他們帶領全局工作隊員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從大事著眼、小事著手,民意入心,春風化雨,用愛抒寫為民情懷,用情展示惠民關懷,與當?shù)卮迕窠⒘搜獫庥谒纳詈窀星椤?/FONT>

夏日里的新城鄉(xiāng)張河村的田間地頭,收麥機器轟鳴,路上拉麥子的三輪車來回攢動,路上的群眾相互訴說著豐收的景象,滿臉流露出了喜悅的心情,一派繁忙景象。正午時分,三組村民曹楞楞拉完自家收割后的小麥,放火燒麥茬,由于氣候干燥風大,火勢太猛,無法控制,火苗很快竄到了鄰居馬茁育家的麥地里,馬茁育家2畝已收割但未拉的麥垛很快化為灰燼,因賠償問題兩家鬧得很兇。村支書董錄成在調(diào)解未果的情況下,打電話給村里的“第一書記”溫學功,溫學功第一時間帶領工作隊員房澤元和王喜軍兩位同志趕到現(xiàn)場,面對當事雙方,他們對曹楞楞進行了教育,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講解了燃燒秸稈的危害,最后使其握手言和,曹楞楞答應賠償馬茁育800元現(xiàn)金,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自下基層活動開展以來,縣工商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認真完成各種表冊填寫的基礎上,主動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給大陸村村委會拉上了自來水,購置辦公桌椅兩套、窗簾6套,為兩村陣地制作了精準扶貧制度牌,裝上了寬帶網(wǎng)絡,聯(lián)系縣民政局為4戶特困家庭申請辦理了臨時救助資金…這一樁樁、一件件實事、好事,讓駐村群眾欣喜和感動,更讓他們看到了工作隊員以實際行動譜寫精準扶貧工作的生動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