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清水縣在精準扶貧自查驗收工作中出實招、強措施、抓落實、見實效,重點突出“嚴”和“實”的要求,精準發力,切實把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擺在工作的核心位置,把心思放在扶貧脫貧上,把重點盯在扶貧脫貧上,把精力用在扶貧脫貧上,努力干出一番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為打贏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快全面小康社會進程作出應有貢獻。

在精準扶貧自查驗收工作中,清水縣廣大干部始終把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擺在工作的核心位置,都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精準扶貧戶的驗收工作嚴格按照“11232”模式和“335”兩步走的工作程序以及“一核二看三比四評五公示”的辦法,對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全住房、無因貧輟學學生、安全飲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等7項指標進行自查驗收,根據測算年初計劃脫貧戶的脫貧指標得分情況確定脫貧戶;貧困村脫貧驗收流程嚴格按照“158121”流程進行,對貧困發生率、通鄉鎮硬化路、飲水安全貧困戶比率、通動力電的自然村比率、住房安全貧困戶比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互助資金協會(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標準化村衛生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參加培訓率等13項指標進行自查驗收,由縣直相關部門對當年計劃退出貧困村有關脫貧指標評定打分,縣扶貧辦匯總計算脫貧指標得分,根據指標得分確定是否為貧困村。嚴格自查驗收程序,認真做好了貧困戶、貧困村退出驗收(脫貧驗收)工作,落實好省級“3342”脫貧驗收責任體系,為打贏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