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弘揚“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發揚真抓實干、風正勁足的工作作風,在工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新農村及村陣地建設、生態環境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干鮮果產業發展、農村安全飲水及鄉村道路建設、精準扶貧、社會事業及民生保障、社會治安治理、醫療衛生、教育改善、精神文明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為進一步推動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清水縣屬新聞媒體將推出【看發展】專題,對近年來清水縣取得的成績進行專題報道,為努力開創清水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看發展】
清水:村衛生室解決群眾就近就醫難題

走進紅堡鎮杜川新農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二層小樓房,廣場前頭是村委會,在村委會靠西位置有一間房子,那里便是村里的標準化衛生室。走進衛生室,診斷室、治療室等分成幾部分,室內干凈整潔,藥品擺放整齊,墻上懸掛的公示欄中詳細記錄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養生宣傳、公共衛生宣傳等。正在給村民看病的鄉村醫生羅小明笑著說:“村里的衛生室是2014年蓋的,以前給村民看病就是在我家里,既不符合衛生標準也不方便。現在衛生室不僅衛生整潔,藥品、儀器也比以前多了, 位置也在村里的中心,村民看病也方便多了!彼告訴筆者,現在他不久負責全村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還負責著全村婦幼保健、兒童免疫、健康檔案管理、公共衛生等多項事情!艾F在鄉村醫生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很多了,隨著醫療條件的越來越好,現在事情雖然多了,但干起來比以前更有心勁了,”羅小明說。

“家里的年輕人去外面打工了,留下我們老兩口在家看孩子,年齡大了心臟不好,老年病也多,以前沒搬到新農村的時候看病很不方便,現在衛生室就在村委會,出門幾步就到了,看病方便的很,”杜川村村民王吉祥說。近年來,清水縣從實際出發,以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為目標,本著合理布局、整合資源、嚴格標準、注重實效的原則,全力抓好村衛生室建設工作,一座座標準化村衛生室在清水大地遍地開花,標準化建設后的村衛生室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管理規范,切實解決了群眾就近就醫難題。

據了解,2015年,清水縣建成預算內投資的46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并自籌資金完成2016年37所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提前實現全縣12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