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清水縣草川鋪鄉劉莊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特色高蹺表演。
高蹺,清水人俗稱“長腿子”,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 表演者腿綁高蹺,在鑼鼓的伴奏下進行表演。

清水縣草川鋪鄉劉莊村高蹺長約三尺余,表演者一般為青年男子,表演者腳上綁著長木蹺,臉畫臉譜,身穿官袍,行走自如,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于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于遠近觀賞。他們扮演成喜劇人物,演出喜劇某一故事。

劉莊村高蹺隊一般以自然村進行組織,高蹺隊人數十多人至數十人不等,大多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絹、木棍、刀槍等,表演形式靈活多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如今這樣的表演越來越少,已經成為一種地方性的文化遺產,劉莊村每年都會舉行高蹺表演,可能群眾覺得,只有這樣鬧一鬧,才算過年——也讓我們為劉莊村的村民點贊!

延伸閱讀
傳說高蹺是民間社火藝人們創造的。相傳有一年元宵節,各村藝人聯合起來要到縣城鬧紅火。知縣老爺知道后,便想借鬧紅火詐一筆橫財,并下令將四門吊橋吊起,凡入城者要交過橋費,否則不準入城。城外的 社火頭聽后,十分生氣,但也無可奈何。便湊足銀兩準備進城。誰知縣太爺又將進城過橋的錢提價了,社火頭的兒子聰明多謀,又膽大心細。回家后看見墻上掛的長腿白鶴圖受到了啟發,便連夜趕制木棍,在木棍上裝腳踏板,將木棍綁在自己腿上,腳綁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習了一圈越過了護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隊都依樣綁上高腿,排成隊越過護城河,進了城并鬧了紅火。此事氣壞了縣太爺。有人說這就是高蹺的原形

清水縣草川鋪鄉劉莊村高蹺民俗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