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春雷響,號角聲聲吹。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水縣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始終抓住“接放管服”改革這一牛鼻子,著力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堅持“寬進嚴管”、“放管結合“,下功夫打好優化市場服務“組合拳”,逐漸打破束縛創業創新的條條框框,充分發揮工商部門職能作用,奮力驅動商事制度改革“蹄疾步穩”,不斷凸顯重點,持續體現亮點,每一步關乎民生和群眾幸福指數,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釋放出來,積極保障各類市場繁榮發展。

簡政放權 激發百姓投資創業熱情
改革之樹花繁果碩。清水縣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相繼推出了“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兩證合一”和“多證合一”, 電子營業執照網上發放,全程化電子登記注冊,見證了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堅實步履和“華麗轉身”,融注了工商人勤奮敬業的點點滴滴,逐步實現了“一照一碼”走天下。推進簡易注銷制度,完善企業退出機制,放活了市場。全面實施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縮短了群眾辦事時限,方便了群眾辦事。
降低門檻,便捷登記。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實繳制成了歷史,首次出資無最低限定,大大降低了創業準入門檻。實行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按照不少于3%的比例隨機抽取企業名單,以網絡監測等方式抽查。落實“先照后證”變“前置”為“后置”,目前工商部門承接的行政審批事項僅有8項。放寬登記住所條件,取消實地勘驗,縮短了辦證時間0.5至1天時間。建立統一規范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實現“寬進”后的“嚴管”,使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提升了企業違法成本。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放寬經營范圍登記,增強了群眾置業創業的積極性。
商事制度改革驅動各類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截至今年7月底,清水縣累計登記市場主體9991戶,注冊資本59.1億元,從業人員達32431人。商事制度改革實施4年多來,每年平均注冊市場主體上千戶,達4000多戶,約占改革前累計登記市場主體的76%以上,新增各類崗位實現就業1萬余人。

優化服務 讓創業創新之路更加順暢
近年來,清水縣逐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加強登記窗口建設、推進政銀便民通、服務“三農”發展,在商事制度改革實踐中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力爭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清水縣工商局以國務院“六個一”要求為目標,將各類企業和農專社注冊登記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到目前的5個工作日,個體戶營業執照辦理時間為3個工作日,對外來投資興業者、縣內殘疾人員和精準扶貧戶開辦企業基本實現優先辦理、1日辦結,為市場主體提供了便利。政府各部門實現了所承擔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入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凡與企業注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注銷、生產經營、商標專利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都做到了政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清水縣金融單位認真落實《天水市金融質量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和《天水市小微企業互助貸款風險補償擔保基金管理實施細則》,持續降低貸款門檻,為市場主體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夯實基礎設施條件,積極給予貸款扶持,2017年共為22戶民營企業、304戶農專社和家庭農場、318戶個體工商戶累計貸款2.42億元,主動破解了市場發展融資難題。
作為改革的“排頭兵”,清水縣工商局積極服務“三農”和農村“三變”改革,累計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620戶,至目前已實現每個貧困村2個以上農專社全覆蓋。同時,注冊成立了由縣供銷聯社出資設立的清水縣盛農農業發展公司及18鄉鎮分公司,縣畜牧部門出資控股的清水縣宇秦畜牧養殖公司、為全縣農民群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創造了便利條件。
清水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將工商窗口和食藥監局窗口整合,加掛了商事登記綜合窗口,將市場主體的設立、變更、注銷等相關登記事項和食品經營、藥品零售等審批事項集中辦理,實了工商、食藥監“證照聯辦”,提升了窗口綜合服務水平。工商登記等30多個辦事窗口編制了工作指南和業務手冊,實現群眾辦事一次性告知和工作人員首問辦結制,實現了各個辦事窗口受理、審核、發照全程服務。

放管結合 營造市場發展良好環境
清水縣工商部門牽頭,財政、人社等40個監管部門密切配合,不斷完善協同監管平臺,積極實行“雙告知、一承諾”制度,累計發放“雙告知”函1600余份,簽訂“承諾書”2900余份,實現了數據共享和協同監管的便利。全面加強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每年企業年報公示率達90%以上,對未年報或者通過抽查檢查發現的問題企業、農專社、個體戶,按照《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辦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推送至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甘肅),方便相關部門查詢,在招投標、銀行貸款、享受榮譽等方面給予限制。
清水縣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平臺,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及共享,及時將新登記企業后置審批事項、行政處罰公示情況、“雙隨機、一公開”企業抽查等情況向社會公開,方便相關部門及社會群眾查詢監督,實現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雙告知、雙隨機、雙歸集及多證合一、簡易注銷、協同監管、聯合懲戒、行政處罰、違法線索等信息互聯互通,解決了監管部門涉企信息的交換與共享難題。綜合運用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和社會性約束手段懲戒失信行為,促進政府與征信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的信息共享,推動了政務信用信息與社會信用信息互動融合。
目前已初步建立 “一單兩庫兩細則一平臺”,構建了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每年制訂抽查計劃,共建立抽查事項清單庫14個51項、抽查工作計劃任務庫14個、檢查對象名錄庫14個7888戶、執法人員名錄庫14個167人,今年已完成抽查檢查2批次282戶。
站在新時代,鋪展新藍圖。“放管服”改革繼續協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實施,一如既往地消除市場發展的“冰山”、幫助企業轉型升級的“火山”、協調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高山”,清水縣市場經濟正在迎來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