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主持召開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4月22日在中央財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講話精神和甘肅省宗教事務條例。縣委常委、副縣長秦永斌、程伯義,副縣長安偉、李寶玲出席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登峰,縣政協副主席曹鳳娥列席會議。
會議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講話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牽涉到方方面面,但補短板是硬任務”的明確要求。對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目標,緊緊扭住“兩不愁三保障”和群眾收入、安全飲水、增收產業等硬性指標,扎實推進“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5+1”專項提升行動,堅決抓好問題整改清零,全力補齊村戶脫貧短板弱項。要清醒的認識到,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必須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戰略定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一公里”,并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會議分析研究了1-5月份經濟運行情況,會議要求,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堅定信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做好“六穩”“六!,按照正增長、補欠賬、保目標思路,緊緊盯住后幾個月恢復性、反彈式、釋放型“窗口期”,搶抓國家調整宏觀政策機遇、產業鏈重構機遇和培育新動能機遇全力以赴抓投資、抓工業、抓企業,千方百計穩消費、穩服務業、穩就業,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要強化機遇意識,根據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地方專項債項目、新增中央投資項目支持方向,加強中央預算內項目和地方專項債項目庫建設。要用好政策窗口期,抓好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新基建”等機遇,精心謀劃編制一批項目,提升項目生產率和孵化率。
會議研究了全縣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事宜,會議要求,要深刻認識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強化責任擔當,增強行動自覺,真正把“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當前工作的大事要事,作為助力企業全面復工達產的關鍵舉措,作為幫助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非常之舉,作為改進作風優化服務的最大抓手,聚焦重點任務,精準有效發力,全力為“六穩”“六保”工作保駕護航。
會議審議了清水縣“六!惫ぷ鞣桨,會議強調,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精準有效謀劃對沖措施,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進一步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要把做好“六!惫ぷ髋c拓展存量創造增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統籌起來;把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統籌起來;把抓好財稅、金融、就業等宏觀經濟政策落地見效與聚焦中小企業等微觀市場主體,因企施策、對癥下藥,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統籌起來。要加強部門聯動,量化、細化、實化工作舉措,推動工作落細落實。
會議審議了2020年清水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會議強調,各鄉鎮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深刻理解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意義,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強化使命擔當,以更高的站位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要以更實的舉措抓好法治政府建設,要在政府職能轉變中融入法治思維,實現政府權力“瘦身”和職能“健身”。要在優化制度體系中樹立法治權威,在科學民主決策中貫徹法治理念,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中體現法治水平,在化解矛盾糾紛中傳遞法治溫度,切實增強群眾的法治獲得感;要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職責,自覺把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要提升依法治理能力,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政府常務會議學法、政府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制度,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做到越是事態緊急、情況復雜,越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機制,推動形成從黨政主要負責人到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閉環,切實保證中央、省委關于法治政府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
會議聽取了組建清水縣專業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實施方案,會議強調,全縣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各級各部門要通力配合,加大對專業森林草原消防隊伍組建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保護我縣生態環境安全。全體指戰員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訓詞精神上來,忠實履行職責使命,加強技術訓練,鍛煉過硬本領,打造一支滅火作戰“鐵軍”,做好人民的“守夜人”,為服務清水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做出更大貢獻。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