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實干譜寫組織工作新篇章
——清水縣組織工作綜述
時間記錄前行腳步,歲月鐫刻奮斗足跡。過去五年,清水縣組織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緊緊圍繞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奮力擔當作為,在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中譜寫了清水組織工作的嶄新篇章。
凝心鑄魂,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實
政治上的堅定,源自理論上的清醒。五年來,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強化理論武裝,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縣委常委會以上率下,嚴格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帶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入實施干部教育培訓計劃,舉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輪訓班11期4526人次,舉辦各類專題培訓49期5800余人,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
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問題,樹立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良好風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實干擔當,推動干部隊伍整體提升
五年來,聚焦干部工作“五大體系”建設,在干部“育、選、用、管”上持續用力,努力打造信念堅定、作風務實、能力突出的新時代高素質干部隊伍。
持續加強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等重點工作,舉辦各類培訓班129期2.2萬人次。采取一線歷練培養、選派掛職鍛煉、跟崗培訓學習等方式,讓干部在多崗位歷練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
著眼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通過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等方式,補充了一批年輕骨干力量。從嚴落實年輕干部使用“兩個1/5”要求,積極破除論資排輩,及時大膽提拔使用,一批思想解放、作風扎實、實干高效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走上領導崗位。
突出政治標準,樹立正確導向,優先使用了一批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重大斗爭一線表現突出的干部,激活了全縣干部隊伍的“一池春水”。
從嚴加強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提醒函詢誡勉等,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持續推進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具體措施落實,積極落實健康體檢、榮譽退休、公休假等制度,統籌推進公務員職級、事業單位職員等級晉升工作,用組織溫情有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強基固本,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過硬
五年來,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堅持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管黨治黨扎實有效,基層基礎更加牢固,服務大局保障有力。
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選優配強鎮村干部力量,全面提升鄉鎮、村班子領導能力,“雙好雙強”村黨組織書記達到213人,占比81.9%。深入開展駐村幫扶“三亮三曬兩評”活動,369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在鄉村振興一線擔當作為。
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突破提升和提質增效行動,探索建立黨建聯建機制,積極創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累計投入資金1.49億元,實施村集體經濟項目163個。截至目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村均收入18.23萬元。
建立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推行“雙線雙辦雙評”黨建引領居民小區治理模式,健全“3+2+X”居民小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強化黨建聯建,深入開展無物業小區清零行動,舉辦首屆“紅色物業”論壇,不斷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堅持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鄉村治理的固本之策,持續深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四抓兩整治”,探索推行“五有五建五強”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建立完善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網格化管理機制,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清水路徑。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