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水縣人社局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以扎實推進民生保障為重點,做好夯實基礎數據、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重點群體就業跟蹤和就業幫扶等服務,千方百計做實做細穩就業工作,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868人,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486人,輸轉城鄉勞動力7.94萬人,創勞務收入10.9億元。
一是做好數據采集下沉服務。織密數據采集服務網,就失業登記進一步向鎮村一級延伸,堅持城鎮新增就業工作“周推進、月評比”制度,常態化開展基層服務人員業務培訓,明確概念指標,規范統計方法,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盤點工作進展情況,明確下一步目標任務。強化數據質量核查,通過現場登記、電話抽查、社保比對等方式反復進行數據甄別,確保“大就業”系統數據錄入全面準確、規范及時。深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主動開展重點用工企業、新開工項目、門店等大排查、大走訪、大采集活動,組織網格員對轄區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失業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分類篩選,切實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是做實供需兩端對接服務。企業吸納是就業的主渠道,做好企業招聘用工服務,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是促進就業、穩定就業的重要著力點。堅持以“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援企穩崗強企惠民”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為抓手,組織人社干部對縣內80家參保企業就享受政策扶持、人才招聘需求、企業運營困境等方面進行實地走訪、現場座談、政策指導等服務,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招聘、人社局長直播帶崗、“一對一”精準就業推薦等多種形式,力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地就近高質量充分就業。目前,已開展就業政策宣傳15次,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舉辦“花開啟航春暖就業”線下招聘會1場,提供就業崗位254個;舉辦“直播帶崗”活動2場,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新吸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15人。
三是做細優質跟蹤管理服務。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工作,安排專人通過電話調查、信息推送、入戶走訪、主動摸排等方式,詳細了解畢業生培訓需求及就業創業意愿等情況,并做好服務跟蹤臺賬;通過微信公眾號、短信提醒等方式,圍繞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檔案管理相關政策、就業創業政策、招聘活動信息等內容進行大力宣傳,切實提高高校畢業生政策普及率、知曉率。大力實施就業援助暖心行動,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動態跟蹤服務,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計劃,定期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失業再就業人員進行跟蹤回訪,提供差異化幫扶舉措,綜合運用吸納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擴大崗位吸納、統籌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全力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充分就業和有效增收。
四是做優就業幫扶統籌服務。充分發揮人社部門“橋梁紐帶”作用,認真落實各項就業幫扶政策措施,建立縣外勞務協作和縣內用工協調聯系機制,多形式推進轉移就業和縣內就業。積極完善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工作機制,建立“培訓機構+勞務中介+就業企業”模式,按照“精細化、精準化、科學化”的要求規劃培訓內容,大力打造“清水康養師”勞務品牌,全面排摸企業和勞動力培訓需求,對各類勞動力進行全覆蓋、多樣化、系統性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勞務協作對接、“點對點、一站式”暖心輸送、線上線下融合等方式,鼓勵支持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7場,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提供就業崗位2.39萬個,發放愛心禮包等生活用品折價7000元,“點對點”輸轉脫貧勞動力1024人,發放一次性交通補助4851人121.58萬元,舉辦天津市河北區與清水縣東西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1場,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全力支持27家就業幫扶車間提質增效,吸納帶動就業788人。加強鄉村公益性崗位動態管理,目前在崗2940人。(清水融媒信息員 汪元杰)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