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 無疆
——環縣樊家川鄉“7·14”暴洪災害搶險救災記

被洪水侵襲后的樊家川鄉郝集村。本報通訊員陳羿舟

社會愛心人士為災區送來食品和飲用水。本報通訊員陳羿舟
本報記者先朝陽
7月7日以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環縣迎來了一次持續降雨過程,至13日,環縣平均降水在120毫米以上。
不幸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時刻發生了。
山洪突然來臨
7月14日,環縣上空再次布滿了陰云。入夜后,全縣20多個鄉鎮普遍下起了雨,降雨集中在樊家川、木缽、四合塬等南部幾個鄉鎮。21時50分,樊家川區域出現暴雨,短短一個小時內,降雨就超過71毫米。夜色里,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裹挾著泥沙向下游沖去。很快,從安塞川河上游涌下來的水使河水漲滿,堤岸垮塌,農田淹沒……水勢越來越猛,22時10分許,四面八方山溝里涌出來的泥沙匯聚到樊家川中,暴響的山洪向著郝集村等低洼處沖來。
連日來的持續降雨,加上有縣鄉各級組織對災情的提前預警,群眾對降雨成災的警惕性比較高。22時左右,郝集村住在川道兩旁河灘里的群眾,在村支書杜玉峰的呼喊下,開始緊急撤離。但是,由于山洪來勢過于兇猛,沖下來的洪水漫卷了整個川道,雖然大部分群眾已經撤離到了高臺地上,但在村子集市中心的路邊,有人發動了自己的面包車,慌亂中先后有11個人爬上了車子。可是沒等車子開出多遠,洪水就卷了過來,將車抬起、卷走。大家眼睜睜地看著車子在泥沙俱下的洪水中漂移、翻卷。其中有3人被洪水推到了岸邊,被大家合力拉了上來,3人中1人受到重創,被及時送往醫院搶救,其他兩人所幸沒有大礙。大家急忙順著水流搜尋其余被洪水沖走的村民,不幸的是,在下游找到的郝軍忠和郝生二人已經身亡,而其他6人至今仍未找到。
夜深了,暴雨停歇了狂飆,逐漸轉為小雨,但洪水直到15日拂曉才逐漸消退。從上游的長城村一路下來,郝集村、馬驛溝村、樊家川村,洪水肆虐過的整個川道一片狼藉,村莊道路、通訊、供電全部中斷。
據縣水利部門15日現場查勘,14日晚流經樊家川河道的洪水,最大洪峰每秒達到了1700立方米,而這個河床承載徑流是按照30年一遇的標準設計,校核水位每秒只有400至500立方米。
災害來得太突然。
樊家川被濃濃的悲情包裹。
災情就是命令
洪水來臨,災情突發。急報一路上傳。
當晚,郝集村無法入眠;同樣,樊家川鄉,環縣縣委、縣政府,慶陽市委、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徹夜無眠:確定信息,研判形勢,啟動應急預案,及時上報災情,請示救援,奔赴受災一線……
災情就是命令。在嚴峻的洪澇災害面前,慶陽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防汛抗洪Ⅳ級應急響應。省長助理、慶陽市委書記夏紅民15日凌晨2時趕到市防汛指揮部,現場指揮搶險救災。早晨6時又召開救災和防災減災工作會議,全面安排救災防災減災工作。凌晨1時50分,慶陽市市長欒克軍及市政府分管領導、軍分區領導帶領市防汛指揮部有關人員,及公安、解放軍、武警、消防、衛生、民兵預備役人員從西峰趕赴環縣。市、縣各路人馬在木缽鎮匯合后,立即組成應急搶險隊伍,一邊排除險情、清淤疏堵、搶通道路,一邊向郝集村方向開進。
凌晨3時,降雨仍在持續,并伴有大霧。樊家川的道路埋沒在泥濘里。從縣城調來的挖掘機、鏟車在前面探路、清障,所有帶隊領導、應急搶險隊人員全體行動,鐵锨、鎬頭一起上,沒路的地方只能手腳并用,艱難地一步一步前進。進入樊家川的唯一橋梁被洪水沖垮,只能就地搶修便道。上午10時,終于搶通了通往郝集村、馬驛溝村等重災區的主干道。
大家顧不上喘一口氣,喝一口水,就立即投入了戰斗,現場察看災情,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地段,安排轉移受災群眾,看望遇難群眾家屬,指導搶通道路,恢復供電、通訊。
大愛無疆
郝集村共8個小組325戶1718人,暴洪使大部分農戶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上午11時,欒克軍在搶險救災現場主持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7·14”環縣樊家川暴洪災害搶險救災領導小組,組成排險治安、交通疏導、善后處置、地質災害排查、醫療救助、后勤保障等8個工作組,由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環縣縣、鄉、村干部負責,逐村逐戶開展救援工作。
下午6時,夏紅民從市防汛指揮部趕到樊家川郝集村,走訪看望受災農戶,投入救災工作。
村子里,倒塌的民房、沖毀的財物隨處可見,災情嚴重。慶陽市消防支隊的125名指戰員沖在最前面,清除淤泥,搶救物資。受災戶閆喜軍的妻子是一個殘疾人,平時經營磨坊,搞米面加工。洪水過后,他家房屋倒塌,推磨機、碾米機全部損壞。市、縣領導在逐戶走訪中察看了他家的受損情況,并詳細了解了救援安置情況,叮嚀他不要灰心,鼓起生活的勇氣,黨和政府會妥善處理好每一戶受災群眾的生活。
在各級救援分隊的搶險救援下,受災戶通過投親靠友、鄰里相幫,絕大部分實現了臨時就近安置。救援隊還在郝集村設置了兩處集中安置點,搭建帳篷80多頂,運送了充足的飲食及生活必需品,安置群眾200多人。同時,在樊家川沿川各村陸續設置集中安置點,確保每戶群眾有安身之所,有干凈水喝,有飯吃。此外,環縣在全縣各鄉鎮都設置了臨時安置點。15日晚,記者在木缽鎮文化廣場看到,臨時搭建的10頂帳篷里,來自韓灣子村、木缽街村的9戶受災戶已經入住。木缽鎮黨委書記梁立群告訴記者,除已經就近安置和集中安置的群眾外,環縣縣委、縣政府明確要求,要對全縣所有鄉鎮村組進行再次排查,確保所有受災群眾妥善安置,不漏一戶一人。
在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救助的同時,15日下午,環縣一些民間愛心人士也行動起來,購買各種食物和飲水,組織送往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