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場大眾菜的平均價格為2.27元與去年同期比偏高23%。上半年蔬菜價格走勢呈下落態勢,價格下跌月環比指數在10%-15%左右,市場交易量逐漸上漲。下半年蔬菜平均為1.75元比上半年價格下跌22%,全年價格為1.99元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地菜上市量比去年增加10%。蔬菜價格在平穩的基礎上伴有走低趨勢。一季度春節前隨著人們需求量增加市場價格出現上漲平均價格為2.7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33%,日交易量達到850噸,春節后,市場價格下跌至2.4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5.4%,日交易量下跌至500噸,至三月底市場價格回落至2.415元/公斤比去年上漲12.3%。
二季度開始,春季時令蔬菜打破市場內蔬菜供應單調的局面,四月下旬至五月份開始大棚蔬菜陸續上市,把市場內冬季蔬菜以大白菜、胡蘿卜、蒜薹、蒜苗、土豆等為主的供應格局調整為以西紅柿、黃瓜、青椒、豆角等為主的蔬菜結構,至五月市場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9%,進入五、六月份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大棚、地膜蔬菜不斷的進入市場,使市場內蔬菜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尤其在六月底,市場蔬菜平均價格在每公斤1.63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2.8%。
進入三季度,本地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逐漸下跌,下跌較大的主要是瓜類蔬菜。市場平均價格下跌至每公斤1.63元左右比二季度下跌18%。上市交易量增加15%。但是進入9月市場蔬菜價格大幅上漲至每公斤1.93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0%,蔬菜上市量也有所下跌比8月下跌18%,形成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進入9月正是本地蔬菜進入尾聲時期,外地蔬菜還沒有進入,溫室蔬菜還沒有上市,加上今年夏季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許多地方干旱少雨,影響蔬菜上市,致使蔬菜價格居高。
進入四季度,溫室蔬菜開始上市,加上雙節人們的需要量增加,來自陜西等外地蔬菜大量的補入市場蔬菜價格開始下跌至每公斤1.64元,蔬菜上市量也有所回升,日交易量達到800噸左右,隨著季節的變化加上本地近期天氣變化平穩四季度蔬菜價格平穩上漲至12月市場蔬菜價格上漲至2.04元,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今年蔬菜結構變化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受春寒的影響葉類菜上市量較少,而且價格較高,如:菠菜今年上半年平均價格在每公斤1.71元,比去年高出3倍,芹菜高出2倍,生菜市場上市量很少;大白菜上市期比去年延長至6月份,價格也比去年高出一倍。市場內胡蘿卜價格走俏,一季度比去年略高出15%,進入二季度正處不是胡蘿卜上市季節,胡蘿卜價格大幅上漲至每公斤6元,上市量也相對減少;蒜薹由于本地大量種植價格比去年降低10%,上市量也增加15%每日交易量在40噸左右;西葫蘆價格不容樂觀,由于今年上市量大增,至六月底價格大幅下跌至每公斤0.38元,比去年下跌5倍,這大大挫傷了菜農的積極性;大蒜在去年受國內外市場影響成為搶手貨,價格一路攀升,至六月的價格在每公斤2.227元,今年價格基本出現正常,價格從年初的每公斤3.778元逐漸回落至1.56元;今年平菇價格基本穩定價格在每公斤1.5元左右,上市量也基本平穩,這與政府部門調整產業結構的工作成績分不開的;西紅柿、黃瓜今年六月份價格比去年下跌一倍多;其他蔬菜基本上隨著季節逐漸走低的變化。
今年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1、第一季度受蔬菜產地價格上漲的影響,由于市場運入蔬菜的產地如山東、安徽、廣東等地去年氣候反常,災害性天氣導致蔬菜產量下降,致使今年蔬菜價格上漲。2、全國種植結構的調整,糧食種植面積增大,而蔬菜種植面積有所減少,蔬菜的消費量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又逐年增大。本市80%的蔬菜都以外地菜為主,而本地溫室種植蔬菜蔬菜產量不大,品種單一,僅限于黃瓜、番茄等品種,加上這些蔬菜也多銷往價格相對較高的外地市場,本地貨源比較緊俏,價格被拉高。3、自去年以來,全國農資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導致蔬菜生產成本上升,去年農資價格平均上漲9%,化肥價格上漲14.3%,這些都要靠提高蔬菜的價格來消化。4、春節期間不少蔬菜經營者回家過年,導致蔬菜經營者減少,有限的經營者減少,有限的經營者要滿足增大的市場需求,存在一定困難。5、由于雨雪天氣的影響,外地菜運輸存在很大的障礙,考慮到安全的問題,一些經營者暫時放棄運輸。6、由于成品油價格上調后,蔬菜運輸成本增大,使得水漲船高,再度拉高了蔬菜價格。7、一些不法商販借機抄做,有意抬高價格、使蔬菜價格高漲。由于春節期間蔬菜消費量增大,有些商販暗中調減了每天的進貨量,趁機賣高價。
隨著“元旦”節日臨近,瀛池市場正在實施一系列供應保障措施,提早準備,拓展貨源渠道,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近日市場需求已開始顯旺。本周我市場上市蔬菜主要以溫室產為主,地產溫室葉類菜大幅上漲,交易量比上周有所增加,預計蔬菜整體漲幅并不大。
(甘肅天水瀛池果菜批發市場王蘭珍2006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