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流通市場 搭建增收平臺
秦州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147個
秦州區采取多種鼓勵扶持措施,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47個,發展會員8572人,帶動農戶15960戶,初步形成了農村中介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緊密配合、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為農民增收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該區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帶動農民進入市場、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按照“政府搭臺、能人牽頭、農民唱戲、市場運作”的思路,圍繞主導產業、特色產品和重點區域,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47個,范圍涉及洋芋、胡蘿卜、大蒜、果品、中藥材種植和肉牛養殖等14個區屬重點產業及建筑業、運輸中介組織,有效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民增收。藉河川道區的藉口、太京、淺山干旱區的中梁及西漢水流域的天水、汪川等鄉鎮,以當地優勢產業果品、蔬菜為依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了“雙贏”。玉泉鎮的一些城郊村無公害蔬菜協會以無公害蔬菜示范園為依托,帶動周邊村建成日光溫室400多座。皂郊鎮下寨子村、娘娘壩鎮的一些村以養牛協會為依托,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形成肉牛、奶牛養殖產業帶。為了進一步活躍農產品流通市場,該區還新建、擴建了天水瀛池果蔬批發市場,藉口、太京果菜批發市場,秦嶺、關子中藥材產地批發市場,著力打造以重點小城鎮為中心的市場網絡,在10個建制鎮建立了專業市場,擴大了市場交易量。完善了秦州農業信息港、秦州農業兩個興農網站,逐步形成了“協會+基地+農戶+果品批發市場+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較好地解決了千家萬戶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的對接。
與此同時,該區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還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掛鉤聯系,通過技術推廣、技術培訓、技術改進、技術開發,將農業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玉泉鎮閆新、西十里等村蔬菜協會開展了高效生物藥培,奧普爾、益微、蟲滿光的使用試驗,蔬菜新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試驗、示范推廣。據統計,該區已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進推廣了近100項先進實用技術和科技新成果,引進、試驗、推廣種養業新品種200多個,種植業良種率達到96%以上,養殖業良種率達到90%以上,農產品優質率由5年前的20%提高到35%。
秦州區委宣傳部 于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