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委宣傳部 辛志鋒)深秋季節,記者來到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只見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掛滿了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種了一輩子莊稼的孫大爺高興地給我們說:“今年推廣種植的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就是好,還是往年的5畝地,但收成確大不一樣,今年我家的5畝地每畝連同地膜、種子、化肥共投入1060元,畝產量達700公斤,按市價每公斤1.6元計算,5畝地共就能收入5600元,比前年要多收入1120元。”

“今年,全區共承擔省列旱作農業項目任務12萬畝,在全力落實良種推廣、地膜覆蓋的基礎上,實際完成了13.6萬畝。”該區副區長宋丕林深有感觸地說,“全膜雙壟溝播旱作農業技術結束了我區半干旱地區被動抗旱的局面,改寫了旱作農業區低產的歷史,走出了一條旱作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完全可以說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這項技術是地膜覆蓋技術的又一次革新。與常規地膜栽培技術相比,在覆蓋方式上由半膜覆蓋變為全膜覆蓋,在種植方式上由平鋪穴播變為溝壟種植,在覆蓋時間上由播種時覆膜變為秋覆膜和頂凌覆膜,具有明顯的抗旱增產作用。”

該區農技站對不同項目區域的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測產結果顯示,今年項目田玉米平均畝產706.43公斤,比對照田(半膜玉米)畝產565.36公斤,畝增產量141.07公斤,增幅24.95%,總增產量1838.126萬公斤,按目前市場單價1.6元/公斤計算,總增產值2941.00萬元。全膜馬鈴薯平均畝產1450.00公斤,比對照田(半膜)馬鈴薯畝產1188.52公斤,畝增產量261.48公斤,增幅22.0%,總增產量118.22公斤,按地膜早馬鈴薯平均收購價1.2元/公斤計算,總增產值141.81萬元。兩者合計,項目田共增產1956.35萬公斤,總增產值3082.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