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保障性住房建設系列報道之一
幸福從安居開始

(秦州區外宣辦)2011年12月6日,屋外雨雪紛飛,寒氣襲人;屋內暖意融融,溫暖如春。秦州區安民家園13號樓5單元1樓2號房內,78歲的馬世學老人正瞇著眼睛靠在沙發上愜意地聽著收音機。
搬進安民家園小區這套49.78平方米的廉租房里快一年了,馬世學老人的高興勁兒仍溢滿心間。他一邊領著記者參觀自己的住房,一邊說:“以前一家四口租住在低矮的平房里,最怕刮風、下雨、下雪,而現在,咱每天都很安心。你看,廚房、衛生間、臥室、客廳都很齊備,水、電、暖、天然氣一應俱全,既方便又舒適,兒子一家都去外地打工,就我一個人住這么好的房子,可舒心了。”馬世學說,住這樣好的房子,他每月只需掏79元的租金。
安民家園小區是秦州區2007年啟動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以來的第一個保障性住房小區,于2007年開工建設,2010年交付住戶使用,解決了秦州區1197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據記者了解,位于秦州區原西關磚瓦廠院內的安民家園小區,是秦州區人民政府為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住房困難建設的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小區,總用地面積68畝,總建筑面積10萬㎡,總投資1.745億元,其中經濟適用住房990套9萬㎡,廉租住房207套1萬㎡。民以食為天,有房才叫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中,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吃和穿已經不成問題,但相比而言,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面對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秦州區以“住有所居”為目標,切實把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履行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內容來抓,充分發揮政府主體職能作用,成立了秦州區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組建了專門機構,完善工作機制,配備專職人員,全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
秦州區發展投融資管理中心主任、區國投公司總經理杜林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秦州區已相繼開工建設了峪河興居、安民家園、山水新城、錦繡苑、山水嘉園等16個保障性住房項目122萬平方米,以及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6億元,17923套。”
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就是要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等形式,為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兜底”,讓全區更多的人享受到發展取得的成果。面對這一重大民生工程,近年來,秦州區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從解決搬遷征地、資金籌措、項目前期設計、進度質量、安全生產等難題入手,創新管理機制,積極爭取各項資金,切實加大投入,不斷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較好地解決了部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在促進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年以來,區國投公司相繼完成了1140畝保障性住房及限價商品房建設用地的報批及部分土地的征用工作。
截至目前,全區已收到中央、省級保障性住房補助金1.8億元,爭取到“以獎代補”資金1479萬元,區財政投入3.8億元,累計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5.6億元。目前與我市金融機構共簽訂了16.4億元的貸款意向性協議。
在秦州區“率先跨越發展 建設首善之區”的征程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必將成為其中重要的內容,讓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人群擁有“暖心巢”,實現安居夢。“目前,秦州區建成并交付使用的保障性住房項目2個2580套,已入住1806套。正在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項目14個及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108萬平方米,15343套。今年內能夠交付使用的15萬平方米2485套。”杜林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說:“隨著一個個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完工和大量保障性住房的交付使用,必將極大地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必將對抑制房價產生積極的作用。”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們有理由期待,隨著秦州區住房保障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百姓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的夢想將一步步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