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困難群眾一個溫暖的家
——秦州區保障房建設紀實
(下)

。ㄇ刂輩^外宣)將保障房建成“放心房”
保障性住房的大規模建設,資金和土地是關鍵。
為了保證保障性住房的順利開工建設,秦州區積極協調駐區企業,通過企業改制、區直單位整合、與企業共建、征地搬遷等方式,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3276.54畝。一是通過對經營困難的原西關磚瓦廠、丙綸廠等企業改制,置換項目建設用地,確保保障房項目及時落地建設,已建成安民家園、峪河興居等保障性住房小區;二是通過與企業共建,由企業提供建設用地,政府出資,建設長低小區、海林家園、天河家園、安居新村、紅山家園等廉租房小區,正在進行室外工程,即將交付使用。三是結合城中村改造項目,騰出建設用地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不僅改變了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條件及生活質量,而且改變了城市面貌,有效保障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落地建設。
在區級財政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秦州區委、區政府協調銜接天水金融機構,以土地質押、在建工程抵押等方式融資貸款達8億元,確保了項目建設資金的良性循環,為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的積極推進提供了資金保障。
截至目前,秦州區陸續實施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1個218萬平方米,28141套,概算總投資約55億元。其中廉租住房54.61萬平方米、11554套;經濟適用房10366套;城市棚戶區改造2000套;公共租賃房200套;限價商品房4021套。
一幢幢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百姓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質量安全是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的“高壓線”。如何確保將保障房建成群眾滿意的“放心房”,成為秦州區保障房建設中最關心的事。
為了將保障房建成“放心房”,秦州區采取多項措施,強化保障房安全生產、質量監管目標責任制。同時,嚴把項目前期設計關,堅持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理念,建筑設計規格高,采用多層框架和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水、電、暖智能卡分戶計量,戶型結構分布合理,建筑材料環保節能。

讓最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房
保障房如何公平保障?
政府正面臨建設與分配保障房的雙重考驗。
如果說,保障房是政府的惠民工程,那么受惠者理當是“最低收入家庭”或“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2009年,省紀委在全省開展了18項預防腐敗試點工作,秦州區承擔廉租住房建設項目預防腐敗試點工作。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秦州區依托2008年以來實施的15個廉租住房建設項目,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準入、輪換、退出”機制,形成了政策引導、政府主導、主管部門為主、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長效監管體系,總結形成了“五監管一查處”制度,有效預防了借廉租住房建設項目將國有劃撥用地變相進行商品房建設或進行經營性項目開發的現象,保障了廉租住房建設的順利開展。
公平分配是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的生命線,也是社會的普遍期盼。為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秦州區制定出臺了《天水市秦州區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實施細則》,建立了天水市秦州區廉租住房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信息庫,錄入住戶人口、人均收入、現住房條件等相關數據,實行網上申報、公示、審批,并嚴格按照“三級審核、兩榜公示”程序進行公示,廣泛接受了社會各界的監督。
既要合理“進”,也要合理“出”。秦州區對保障對象實行年審制度,對已經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對象在每年第一季度開展年審工作,保障對象的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等情況發生變化并經審核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取消其保障資格,退出保障,實現廉租住房的動態管理。

為保障房提供“保障”
告別低矮破舊、潮濕陰暗的老房子,搬進配套齊全、居住舒適、環境優美、溫馨和諧的保障房小區,是許多困難群眾的夢想。
居住環境的好與壞,居住得是否方便,是他們對新居評價的重要條件。
安民家園的吳紅梅說,這里不僅買菜方便,環境也比以前她們租的房子好多了,感覺非常好。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秦州區在保障房建設中,將保障房小區環境、道路環境、綠化環境、場所環境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完善區域交通功能設施,提升片區宜居品位,有效增加城市綠化空間,讓保障房社區建構在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之中。
山水1號斜拉式大橋是秦州區的一個大手筆項目。大橋建成后,山水新城和山水嘉園兩個保障房小區之間將暢通無阻。
為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承載能力,秦州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西移東擴,建設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的戰略部署,啟動實施了山水1號斜拉式大橋項目。山水新城項目預算總投資1.64億元,全橋設計長度為1254.52米,橋梁設計寬度25.6米,設計荷載為公路1級,行車速度每小時40公里。
“大橋是天水市第一座斜拉式大橋,光鋼塔就有80米高,相當于26層的樓房高度!4月3日,在山水新城西側的施工現場,項目總經濟師夏子平說:“大橋施工難度非常大,將開創天水橋梁建設中的許多第一,而且通過天定高速,在高速公路上面和橋面底下只有1.3米的施工空間,更增添了施工的難度”。
不過,夏子平表示,他們有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和施工設備,他們已經倒排過工期,他們有十足的信心把大橋建設好。
2014年9月30日前,大橋就將竣工并投入使用。大橋的建設,對促進片區車流、物流、人流,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優化城市網絡結構,增強聚集帶動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在建設中的山水新城,道路及景觀綠化工程目前建設正酣。道路及綠化工程項目總投資4035.97萬元。其中道路建設工程投資約918萬元,景觀綠化工程約3117.97萬元。道路設計全長709.5米,其中車行道寬16米,人行道寬2至4米。
4月3日,記者在工地上看到,現場一片繁忙。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總公司曾戰林經理告訴記者,這里的景觀整體設計效果以休閑、美觀、生態為出發點,考慮到周邊居民休閑的需要,設計了景觀鋪裝、休閑長廊、座椅、景亭等園林景觀,以提升城市綠化景觀檔次。除了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滲水磚人行道,道路沿線安裝照明燈具、綠化種植苗木、鋪設草皮外,還設置園林景觀小品13處。目前正在實施景觀帶北側段場地的平整及混凝土擋墻的澆筑。近期即將實施綠化苗木的栽植及園路鋪設等分部分項工程。
日前,王家磨濱河路道路景觀綠化建設工程和王家磨濱河路西延段道路正在緊張施工,工程建成后,不僅極大方便附近群眾的出行,而且會營造一個綠樹成蔭、鮮花錦簇的園林景觀。
4月3日上午,天水細雨蒙蒙,工人正在山水嘉園栽種樹苗。山水嘉園物業公司孫經理告訴記者,山水嘉園栽種的樹種有黃楊、金葉女貞、玉蘭、石榴等,等這些樹種載完后,這里更加漂亮。山水嘉園的安全、亮化也都做得非常好,公交即將通車,住戶會越來越喜歡這里的新家。
為了保障房的基礎設施建設,秦州區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這是對保障房最大最好的保障。正像孫經理說的那樣,會有越來越多的住戶喜歡上保障房,喜歡上他們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