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省、市關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總體要求,秦州區堅持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工作力量,多方籌措重建資金,落實工作措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啟動。
受“6.20”、“7.8”、“7.21”、“7.25”洪魔的蹂躪踐踏、昔日美麗的秦州南部山川滿目瘡痍,遍體鱗傷。災情發生后,秦州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萬眾一心,眾志成誠,自力更生,轟轟烈烈地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的“攻堅戰”。 此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力爭用一年半時間(2013年7月—2014年12月)完成受災群眾房屋重建任務,保證受災群眾最遲在2014年12月底前全部住進新房。 2013年10月底前完成村民一般受損房屋的維修加固,入冬前完成原村分散自建的房屋建設工程。2014年7月底前完成統一規劃分散自建和整村異地搬遷的房屋主體建設,2014年12月底前完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重建任務。通過生產自救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使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恢復改善,達到“三通”(“三通”指道路通達、通訊暢通、電力線路通)、“六有”(即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有安全水飲用、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一提高” (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的標準。
在恢復重建中,該區將堅持科學選址規劃、嚴格政策界限、分步統籌推進、村民自建為主、政府補貼配套的原則確定重建范圍,并采取原址重建、整村搬遷易地重建等五種方式進行重建。
在恢復重建中,政府補助按照“村隨項目走、戶隨項目走”的原則確定標準:原址重建、自行選址分散自建、統一規劃分散自建的補助全區統一標準為每戶保底2萬元;整村易地搬遷的補助按項目資金爭取情況確定標準,項目補助資金不足2萬的,在災后重建資金中補齊;申購廉租房的除享受廉租房政策外,每戶另行補助0.5萬元;購買商品房的憑暴洪地震災害發生后購房合同和首付憑據每戶補助2萬元。補助對象的確定將通過受災戶申請、村重建評估小組按照受災戶申請對受災房屋進行現場查看并進行評議表決,二次張榜公示確認。補助資金由區財政局統一撥付,按“3:5:2”的比例分三次通過“一折通”方式據實發放。
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該區將按照《天水市農村居民住房災后重建維修對象認定辦法》對各鄉鎮受災戶進行審查確認,并按照“一戶一檔”、 “一村一冊”、“一鄉(鎮)一臺賬”的要求對重建對象登記造冊,建檔立卡。最終確定重建戶的數量和類型。對全區地質災害進行拉網式排查并進行地質災害評估、完成災后重建選址的安全性評估。完成娘娘壩鎮錢家壩區域和李子河口的整體規劃、完成其他重建新址的整體規劃。做好防洪評估和堤防、安全飲水規劃、交通規劃。和電力通訊規劃。
據了解,在重建中,所涉及村、戶將享受辦理宅基地手續減免相關費用、 優先辦理宅基地使用證,涉及遷移戶免費辦理戶口遷移手續等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