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突出三項整治 推進整改落實
開展專項整治,抓好整改落實,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8月以來,一場夯基礎、惠民生的專項整治行動戰役在秦州大地迅速打響。
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教育實踐活動“專項整治月”活動為契機,秦州區下狠決心、用硬措施,扎實開展以清理規范城鄉低保、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整治,以問題整改回應群眾關切,以實際行動檢驗活動成效,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攻堅,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通過整治,一批事關民生和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得以及時糾正,一批影響基層組織發揮作用的問題得到逐步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廣大群眾紛紛點贊。
積極安排部署 保障整治實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專項整治要做到“準”、“狠”、“韌”,不見成效決不收兵。
8月初,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下發通知,要求利用1月時間,以清理規范城鄉低保、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重點內容,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月”活動。隨后,秦州區將“專項整治月”活動作為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有力抓手,并與全區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中開展的即知即改、“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相結合,提出了堅持公正透明,清理規范城鄉低保,確保不錯漏一戶人;堅持突出重點,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確保不亂花一分錢;堅持面向基層,整頓軟弱渙散組織,確保不疏遠“最后一公里”的整治目標。
在“專項整治月”伊始,秦州區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部署,與三家牽頭部門按照專項整治要求和任務,經過分析研討,切實找“準”問題癥結,按照“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從具體事情抓起,抓一項成一項”的原則,研究制定相關整治實施方案。在隨后各相關單位開展的自查自糾和集中整治工作中,突出“狠”勁,下重拳出擊進行整治,用硬措施狠剎歪風。同時,在整治期間,各相關單位堅持一股“韌”勁,一貫到底,并將整治的目標和措施向群眾公布,整治的過程和效果請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判,群眾滿意的才通過。
為做到堅持直面問題不回避、整改問題不敷衍,市區督導組把“專項整治月”活動作為督導重點,嚴審整治工作方案,及時掌握整治進度,認真督查整治效果。通過傳導壓力、強力推動,確保了釘子“釘得深”、“釘得實”。
規范城鄉低保 確保不錯不漏
“年初我就向街道辦事處提交了低保申請,工作人員來我家作了調查,經過了低保聽證、張榜公示,民政局審批后,辦事處很快就把我的低保辦上了,政策公平著哩!”做為新納入的低保戶,家住石馬坪轄區的王大媽最近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城市低保猶如秋日暖陽,讓這位失去勞動能力、家庭生活沒有保障的困難戶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像王大媽這樣的心聲,緊緊是秦州區開展清理規范城鄉低保專項整治行動中的一個縮影。
在“專項整治月”中,針對群眾最關心的城鄉低保不規范問題,秦州區堅持服務群眾,堅持公正透明,采取三項措施,對全區所有城鄉低保對象的家庭經濟現狀重新進行了摸排認定,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予以清退,把符合條件的納入保障。
建立信息核對中心,清理低保“隱身”戶。為了打好清理“戰役”,秦州區掛牌成立了區、街道、鄉鎮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中心,集中解決低保工作存在收入“核查難”、“退出難”等系列問題。為確保清理效果,專門加強抽調8名業務精、素質高的社區工作人員,聯合區低保辦工作人員,集中時間深入人社、工商等統籌合作單位,對已經納入或擬納入的低保對象家庭收入、財產情況共同進行核實,建立了跨部門、多層次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有效地打開了低保清理工作局面。通過開展低保信息核查工作,把家庭經濟明顯好轉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隱身”低保戶及時進行了清退。
規范工作程序,打造“陽光低!薄!澳壳俺鞘械捅9ぷ麟y度最大的就是低保申請對象家庭收入核實難,有些居民存在故意虛報或者隱瞞個人收入來源騙取低保的現象,這種不良行為擠占了低保指標,也把真正符合條件的居民擋在了低保政策的‘門檻’之外”。 七里墩街道東十里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彥斌如是說。為解決這一問題,秦州區采取區民政局、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村)工作人員聯合入戶走訪調查的形式,核對戶口薄和低保證及低保存折,詳細查詢低保對象的收入情況,客觀評估經濟條件,對城鄉低保對象家庭情況進行全面深入了解。對清退對象講清政策、說明理由,打消低保對象“打工掙錢還不如‘吃低!、“有困難找低保”的消極思想。針對有些家庭困難的居民“人戶分離”現象,工作人員講明政策后,建議將戶口轉到住房所在的轄區再申請辦理低保,有效提高了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知曉度。與此同時,秦州區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初審工作責任,推行“雙向承諾”制度和“誰入戶、誰調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工作制度,建立季度抽查、半年檢查、年終考核和隨機抽查、重點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嚴格對城鄉低保實行有效期管理。街道社區還組建了由轄區內老黨員老干部代表、居民代表等約10人組成的城市低保聽證機構,召開低保聽證會,逐個對申請對象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向廣大居民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有效避免了違規現象的發生。
開展督促檢查,實現責任追究。為了掌握城鄉低保清理規范工作進展情況,秦州區成立了4個督查組,分組深入各街道、社區采取隨機抽查和全面檢查的方法,對開展城市低保清理和規范工作進行督查,對在清理和規范工作中濫用職權、暗箱操作、弄虛作假的人員,追究責任,嚴肅處理。今年8月,督查組發現中城街道辦事處重新街社區8名工作人員因工作不負責任,致使一居民家庭超標準冒領低保金。秦州區對涉事工作人員全部進行誡勉談話、作出書面檢查,并在全區進行了通報批評。同時,根據發現的問題,秦州區對已出臺的相關制度進行梳理,對存在漏洞、不便操作、與相關政策不符的制度及時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城鄉低保清理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共清理城鄉低保對象1885戶、5009人。通過開展低保宣傳活動,城市自愿退出低保范圍的低保對象25人,農村16人。一些不再符合政策的低保對象清理出來后,按照動態管理原則,新納入城鄉低保對象588戶、2508人,讓一些生活確實困難的對象享受到低保,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加強資金監管實現“陽光操作”
華岐鄉雙王村是扶貧開發的項目村,建設果園1160畝,涉及資金52萬元。在“專項整治月”活動中,為了加強對這一項目扶貧資金的監管,秦州區成立聯合小組除對項目進行監督審計外,創新形式,通過向村民介紹扶貧項目管理程序、發放扶貧明白卡、“政務公開欄”公示項目資金明細等方式,邀請項目村干部群眾共同參與資金監督,形成上下聯動的局面,嚴防扶貧資金“跑冒滴漏”。
村民王成良說:“自從參與項目資金的監督后,對扶貧政策了解了,對資金的使用放心了,也對脫貧致富有信心了!
扶貧資金是“高壓線”,也是貧困群眾的“生命線”,加強扶貧資金的監督和管理是秦州區扶貧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舉措。
在專項整治中,秦州區扎實開展扶貧資金使用監管整治工作,努力把擠占挪用的錢歸位,把跑冒滴漏的錢堵住,把管理不規范的錢規范,把套取騙取的錢徹查,確保扶貧資金規范、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開展專項清查,嚴堵監管漏洞。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秦州區組織紀檢、財政、審計和扶貧等相關部門與各項目鄉鎮,針對扶貧資金項目評估設計、扶貧任務和投資概算等審批審定,項目實施法人、招標采購、扶貧協議合同等制度落實,扶貧規劃計劃編制、項目建設內容、補助標準和投資規模的執行,項目進度、審核報賬、資金撥付、扶貧效益、項目質量、檢查驗收等情況,特別是針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意見,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梳理。開展了2011年至2014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審計工作,對2011年以來秦州區涉及的3842萬元各類扶貧資金進行專項清理,對未及時報賬滯留資金60萬元進行了整改。
明確主體責任,堅持報賬制度。為了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扶貧資金監管主體和責任,強化區鄉兩級監管責任,秦州區明確黨政一把手為監管第一責任人,財政、發改、扶貧部門承擔項目資金的日常監管責任,項目組織實施部門承擔資金使用的監管責任,財政部門承擔資金合規性審查和撥付責任,審計、監察部門負責違規違紀問題的查處。切實加強以日常監管、自我監管、政府監管、動態監管為主的監管方式。同時,堅持實行報賬制度,在扶貧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嚴格按照《甘肅省扶貧資金管理細則》和《秦州區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執行,實行財政報賬制,并認真付諸實施。各項目鄉村和單位要在扶貧項目驗收合格后,才予以報賬。
強化管理程序,建立長效機制。在項目執行中,組織專門考核驗收工作組,抽調紀檢、監察、審計、財政及專業部門的技術骨干共同參與項目考核和驗收,對符合報賬規定的完工項目,審核完畢后在5個工作日內將資金撥給報帳人,對不符合規定的責成其整改,直至工程質量達標后再驗收,從而強化資金管理,做到扶貧資金性質不變,渠道不亂,不擠占、不挪用。項目鄉村在項目實施前后,將項目名稱、扶持對象、資金來源、資金使用等情況,通過“政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或召開村民大會進行公開、公示,嚴禁截留、挪用、浪費扶貧資金現象發生。通過建立長效機制,促進了扶貧專項資金安全使用、規范運作、有效運轉,推進扶貧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支撐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通過清查,全區扶貧資金管理使用規范,檔案健全,賬賬相符、賬實相符,項目到村到戶,不存在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等問題,也不存在違規操作等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
消除軟弱渙散 筑牢戰斗堡壘
走進太京鎮張吳山村,新修的300畝梯田鱗次櫛比,新硬化的1800米村內巷道干凈整潔,新修的2.7公里產業路通向田間地頭……昔日的“問題村”變成了如今的“亮點村”。
以前,張吳山村黨組織帶頭引領作用不強,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村民對這一系列問題抱怨頗深。在開展“專項整治月”期間,秦州區將張吳山村黨組織列為整治對象。市區領導多次來到張吳山村,了解“兩委”班子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難題,幫助“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張吳山村“兩委”班子開始按照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要求,重點在“三會一課”、“四議三雙”、村務財務公開等制度入手整改,同時赴麥積區伯陽鎮曹石村參觀學習基層黨建工作經驗。
經過專項整治,張吳山村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明顯改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支部一班人的戰斗力明顯增強,群眾滿意度逐步提高。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鶎狱h組織是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皩m椪卧隆逼陂g,秦州區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強化,著眼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全面深入排查,強化分類整治,力促基層黨組織“動”起來、工作“活”起來、制度“實”起來。
分類整頓,促進各項工作規范運行。經過對全區基層黨組織班子配備、人員素質、服務載體、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拉網式摸底,秦州區共排查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84個。針對排查出的軟弱渙散黨組織,秦州區一是建好“一庫三有”臺帳。對照中央確定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8種表現,建立了“一庫三有”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臺賬。二是配強專門工作力量。20名區四大組織領導對口聯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同時建立鄉鎮、街道和有關單位黨組織書記整頓工作第一責任人、下派黨建指導員和聯絡員等制度,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跟蹤幫扶、鞏固提高,防止反彈“回潮”,并要求整頓不徹底、不到位的不能放過,聯系領導和幫扶單位不能脫鉤,派駐干部和工作組不能撤離。三是健全規范制度體系。督促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健全落實“四議兩公開”、“三會一課”、民主決策、民主監督、黨員評議、黨務公開等各項工作制度,促進工作規范化開展。目前已指導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立完善制度169項。四是直面問題分項治理。對班子不健全的抓緊配齊,書記空缺的全部選配到位;對不稱職、不能勝任現職的黨組織負責人進行調整;對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能力弱的,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能力素質;對環境臟亂差的,立即責成整改。
強化督促,促進整頓措施落實見效。為了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不走形式,秦州區一是明確任務書、時間表,成立了區委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整頓工作實施意見,明確了責任人、整頓時限和分階段工作任務。二是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各級黨組織書記負總責,特別是整頓對象的上級黨組織書記親自抓、具體抓、深入一線直接抓,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措施落實。三是不打招呼、重點抽查,先后組成6個抽查小組,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抽查指導,發現問題58個,采取現場指出立即改、匯報上級督促改、約談領導問責改的方式,督促整改不留死角,對落實工作不力的有關單位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對雖已整頓但效果不好、群眾不滿意的,要求找準癥結、限期“補課”。四是隨時查、查平時,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區委組織部和區委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通過實地走訪、明察暗訪、隨機抽查、定期通報等方式強化督查指導,及時進行情況分析,逐一推動落實。
專項整治,促進組織轉化提高。從8月上旬開始,秦州區利用一個月時間,對全區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進行了一次“回頭看”,并對整頓措施不具體、進展緩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12個基層黨組織進行了集中專項整治。一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對教育實踐活動中群眾意見多、發展思路不清、工作能力不強、事業責任心缺乏、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堅決予以撤換;對暫時沒有合適人選的,及時下派機關黨員干部、優秀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對不健全不團結、群眾滿意率低、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和多年沒有起色的基層黨組織班子堅決進行組織調整。二是指導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嚴格按照區委教育實踐活動有關要求,區四大組織聯系領導和相關黨(工)委下派的黨員干部,全程指導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開好組織生活會,引導班子成員查擺問題,分析軟弱渙散原因,找準病灶病根,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集中查處基層干部中的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對落實惠民政策濫用權力、中飽私囊、辦事不公、優親厚友,以及違規買賣集體土地、侵吞征地拆遷補償款等問題,進行集中清查、堅決處理,并對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作風霸道、欺壓群眾等問題,從嚴執紀、嚴肅懲處。
活動期間,共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84個,從區直部門選派43名優秀黨務工作者,擔任軟弱渙散黨組織黨員指導員,調整、撤換基層黨組織負責人6人,有針對性的開展普遍輪訓242人次,切實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
奮楫者先,持恒者遠。
站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新起點上,秦州區以除弊去垢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進取精神,通過“專項整治月”活動的有力開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予以遏制,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道路得以打通。秦州正在推動作風建設、踐行群眾路線的征途上劈波斬浪,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