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聲聲報春曉
——秦州區天水鎮咀頭村俊暉養殖專業合作社見聞
(秦州區外宣辦)2月15日,農歷正月初八,記者走進秦州區天水鎮咀頭村俊暉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采訪,只見“社長”郝千紅正和家人忙著打掃雞場的育雛室,并為育雛室的煤爐子加煤增溫,以確保雞苗“進住”時不被凍著。因為今天,他訂的雞苗就要到貨了。隨后,他又走進一旁的蛋雞房,為近1萬只蛋雞添加飼料。
“嘀、嘀、嘀……”雞場外傳來一陣汽車喇叭聲,郝千紅一聽就知道是送雞苗的車來了,他趕緊放下為蛋雞喂飼料的活,招呼在場的家人出去“迎接”盼望多時的雞苗。
經過一陣緊張的勞動,4000多只雞苗順利放置進寬敞溫暖的育雛室。看著滿地嫩黃、叫聲一片的雞苗,郝千紅就像見到久別的孩子一樣露出滿臉笑容。“這些雞苗我是從兩三個月之前就訂好的,廠家到現在才送來,按我的計劃都有點遲了”。郝千紅一邊為雞苗加水喂食,一邊笑著對記者說。
郝千紅告訴記者,他的這一批雞苗從進育雛室再過60多天就可以進蛋雞房了,到時,原有的近1萬只蛋雞中產蛋時間較長的再處理一批,這樣“騰籠換雞”,一個新的生產周期就又開始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郝千紅的養雞場是2005年創辦的,經過十年的時間,他的雞場從當時創辦之初的1000多只已發展到現在的近萬只,目前日產蛋9000多枚,雞蛋除銷往天水市區外,還銷往蘭州、白銀等地。
“好著呢,雖然飼料一直在漲價,雞蛋的價錢有時漲有時降,但總的來說還是好著呢”。說起養雞場的經營情況,郝千紅似乎刻意保守“商業秘密”,總是微笑著以“好著呢”作答。
談及養雞場今后的發展,郝千紅告訴記者,他想今年對養雞場的設施和規模進行改造升級,力爭雞場養殖規模達到15000只左右。然而說起改造資金,他又有些犯難。“從去年我就有這個想法,但預計要投入15萬元,資金上還是有點緊張,你們記者門路廣,打聽一下,看有沒有貼息貸款啥的給我貸點嗎?”郝千紅說。(原作者 郝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