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作做出大反響
——記石馬坪街道東團莊社區干部林瑋

林瑋,男,198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石馬坪街道辦事處東團莊社區副主任。在從事社區工作10年來,甘于奉獻、干練創新、熱愛社區、扎根社區,在社區這方舞臺上服務居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身為一名先進的青年工作者,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作風正派,工作扎實,關心集體,一直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政治上、思想上還是日常工作中都有著活躍的表現,堅持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干,把社區當成家來建,把居民當成親人看,始終把社區居民的冷暖疾苦看在眼里、裝在心中、抓在手上,積極化解群眾燃眉事,破解群眾撓頭事、解決群眾煩心事。林偉同志任東團莊社區副主任以來,社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治安良好、環境整潔,鄰里和睦、居民安居樂業,他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群眾的贊揚和同事的支持。
勤于學習強業務
作為社區的黨務工作者,他從未放松過自身的思想政治的學習,將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等的學習做到經常化、制度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和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通過對會議精神、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的深入學習和領會,時刻向身邊的同志學習,找差距、補不足,使自己在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他始終認為社區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領域。在“基層組織年”活動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中,他有了一個思路,他就和社區書記商量初步提出了“五個一”行動,即社區干部桌前放一把椅子,面對面交談;一張笑臉,一杯熱水,一聲慢走,一塊小黑板,目前此項工作已經發揮著主要的便民作用。今年在全區上下開展“黨員固定活動日”以來,專門抽出時間盡心學習政治理論,將自身所學貫穿到實際工作當中,組織轄區3個黨支部通過開展上黨課、專題研討會、宣傳標語、黑板報等形式,多方面促進黨員、廣大居民的學習和實踐,將“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化,使居民黨員自覺開展“兩學一做”活動。
服務群眾見實效
社區黨務工作者工作在服務居民群眾的第一線,是黨、政府與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能夠最清晰地聽到群眾的呼聲,了解他們的需求,感受到他們的實際困難。林瑋同志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與社區全體黨員干部一起,積極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東團莊社區位于城市中心,是一個重點人口多、困難群體多、流動人口多,住宅小區和棚戶區混雜的社區。為了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層次,他探索工作思路,結合“雙聯”工作,提出了創建服務型社區,將民情聯系分級,對社區日常服務無特殊需求的居民定為一星;有未成年人的居民家庭定為二星;下崗職工、就業困難人員、出租房屋及流動人口定為三星;退休人員、產婦、住院病人及低保邊緣家庭定為四星;高齡、獨居老人和重殘人員定為五星。社區領導分別與一戶四星、五星家庭結成幫扶對子,社區黨員干部與一戶四星、五星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形成“一幫一、多幫一”的結對幫扶形式,定期走訪,通過幫思想、幫信息、幫技術、幫就醫、幫(子女)入學與就業等多種渠道幫助貧困家庭,把扶貧幫困工作和自救結合起來抓,實現目的和手段統一。轄區居民,顧昱,女,現年26歲,居住電大家屬樓,患精神病,因父母離異、父親已逝,無監護人看管,常年在外流浪,被收容移交到社區。林瑋同志上門走訪帶顧昱回家,其繼母勉強接納,可是當他走后,又將顧昱趕出門來。顧昱露宿街頭牽動著他的心,他多方聯系尋找其生母,并聯系民政部門和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為顧昱施行救助,他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周圍的人,經過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免費接納顧昱為其進行治療。像這樣的例子在他的身上枚不勝舉,居民群眾把“有事情找林主任”當成了口頭禪。
林瑋同志在社區工作中事事作表率,做到“六帶頭”,即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帶頭維護社區穩定,帶頭創建文明社區,帶頭幫扶貧困群體,帶頭協調鄰里關系,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動作用。例如,小區內很多居民反映棋牌室每天打牌打得很晚,嚴重影響了居民的休息,林瑋同志聽說后,立即上門做棋牌室老板的思想工作,在他的耐心勸說下,棋牌室答應不再有擾民現象。還有一次他正好下班回家,發現兩住戶正在爭吵,一打聽,原來是樓上的住戶因裝璜不當造成樓下住房滲水,兩人話不投機大打出手,他見此情景,立刻上前加以制止。經過協調和耐心說服,樓上答應立即進行檢漏,兩家終于握手言和。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林瑋同志從一開始被別人不理解,到后來很多人都主動找他解決問題。大家都說:“只要林主任出面,什么問題都能解決。”在解決鄰里糾紛方面,林瑋同志不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幫助群眾解決難題方面,他更是熱心備致,甘于奉獻,成為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的貼心人。作為社區黨員,他還經常走訪貧困戶,力所能及地給他們提供一些衣食等生活必需品,熱心幫助社區鄰里,積極為街坊鄰居辦好事辦實事,他還經常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由于林瑋同志熱忱幫助別人,在社區鄰里之間日益形成了團結友善,諒解寬容,人際氛圍和諧友愛的氛圍。
發動群眾保穩定
作為一名社區干部,他始終心存一條信念,那就是對黨的忠誠;心懷一條戒律,那就是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廉潔自律,秉公辦事。時刻將群眾的疾苦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充分尊重群眾,高度重視群眾,積極發動群眾,動員廣大居民為東團莊社區共同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防線。他充分調動轄區協管員工作積極性,組建宣傳隊,親自擔任宣講員,區分不同人員的類型,廣泛開展“講真相、講政策、講措施”活動,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更不能造謠,同時,注重把維穩與就業、低保、醫保、廉租房等惠民政策宣傳有機結合,增強宣傳的說服力。他根據轄區居民成份復雜的實際,注重發揮居民組長作用,在易出現問題的人群和需要特別關照的人群當中,大力開展“五訪、五問、五關心”活動,積極化解矛盾糾紛,營造和諧社會環境。“五訪”即:新遷入轄區居民必訪,貧困家庭定期必訪,有涉外關系住戶必訪,思想頑固的重點人員家庭必訪,有流動人員和出租房屋的住戶必訪;“五問”即:每戶每周戶籍變動情況必問,“80后”、“90后”待業在家人員必問,70歲以上老人情況必問,再就業、下崗人員情況必問,低保、特困人員情況必問;“五關心”即:轄區殘疾人關心,轄區孤寡老人關心,轄區重點人員、“兩勞”釋解人員關心,轄區失業、無業人員關心,轄區特困人員關心。為了全力確保了全國“兩會”,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省市“兩會”以及“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的社會穩定工作。他經常到轄區上訪戶丁恩德家中做思想工作,與其交朋友、話家常、談政策,悉心勸解,化解丁恩德的不正確的想法,經常是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丁恩德成了他最關心的居民。去年,逸夫中學演練中毒事件引起的群起上訪人員的勸阻工作中,他更是不辭辛苦,前往蘭州醫院安撫群眾、化解矛盾,在醫院做起了孩子們的勤務兵。他為構建穩定社區不懈的奉獻著。
林瑋同志以自己的行動在普通的崗位上辛勤地奉獻著,是社區工作者的楷模,贏得了居民群眾和上級領導的好評。他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終身追求,自覺堅持為黨和政府分憂,為社居居民解難;他把社區工作視為實現人生價值的另一個精彩的舞臺,身先士卒,開拓進取,為社區黨建工作作出了貢獻。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默默無聞地奉獻,甘當人民的“調解員”,甘當社區的志愿者。他的行動充分體現了黨員的先進性,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高尚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