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親切地稱為“水龍王”
——楊家寺水務站站長王永

王永,男,生于1983.8.13,中共黨員,楊家寺水務站站長。2006年分配到秦州區(qū)水務局,2012被調到楊家寺水務站工作至今。曾先后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 、“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負責、求實、創(chuàng)業(yè)水利行業(yè)精神,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政治上同黨組織保持一致,工作上勤勤懇懇,業(yè)務上兢兢業(yè)業(yè),按時完成了局班子及上級主管部門交給的各項任務。
楊家寺屬山區(qū),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管道鋪設量大面寬,開挖難度大,面對困難和壓力,他迎難而上,從不退縮。經(jīng)常深入村社農戶,深入田間地頭,走遍了山區(qū)的溝溝岔岔,為尋找一條比較理想的線路,走遍了每一個山頭,制定出可行的水利方案,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他被親切地稱為“水龍王”。
他做為一名水利負責人,必須了解全鎮(zhèn)的水利設施基本情況。他在周末和業(yè)余時間憑著一股鉆勁,憑著一股闖勁,憑著自己對水利事業(yè)的熱情和對黨的忠誠,白天下隊排查、掌握原始資料,晚上加班統(tǒng)計資料,硬是將西部水廠6鄉(xiāng)鎮(zhèn)、85個村、6萬余人的人畜飲水基本情況爛熟于心。
近幾年來,每年中的200多天,他吃、住都在水務站。由于長年滿負荷的工作和經(jīng)常性的加班加點,一天下來不是腰酸腿痛,就是困乏無力,有很多次,因為工作繁忙,家屬和孩子對他意見很大,常常埋怨、時時嘮叨。母親年老多病,全靠老婆、兄弟姐妹照顧,不見他蹤影;母親生病住院,不見他照顧;孩子上學,不見他接送。面對老父親的責備、老婆的怨言、孩子的期盼,他內疚過,自責過,也彷徨過,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家庭和事業(yè)上,他選擇了后者;在個人和集體上,他也選擇了后者;因為,他深知: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偏遠山區(qū)的水利工作者。認真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一心一意為老百姓服務,就是他最大的快樂。每當完成一項工程,那就是他最滿足、最踏實、最快樂的時候;每當他看到村社群眾吃上方便、衛(wèi)生的自來水,看到他們滿足的笑容,那就是他最激動、最舒心的時候;每當群眾叫他“水龍王”的時候,他總是靦腆的一笑了之。
多年來,他始終熱愛自己從事的水利事業(yè),服從組織分配,愛崗敬業(yè),積極工作,不求名利,不怕吃苦,不畏困難,不圖虛名,勤懇的工作態(tài)度和扎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干部群眾的贊譽,也得到了組織和領導的信任。2013年被局班子評為先進個人,在榮譽面前,他說:這是組織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認可,也是對他今后工作的動力和鞭策,今后他要珍惜榮譽,時刻不忘黨的宗旨,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用更加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勤奮的工作作風和同事們一道更好地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做一名合格的水利工作者,做一名無愧于時代的共產黨員。
自從事水利工作十多年來,他不斷地加強對業(yè)務技術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實踐,現(xiàn)已基本掌握了各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測量、施工等業(yè)務技能,并能在全鄉(xiāng)各項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得以發(fā)揮,成為一名工程技術骨干,為全鄉(xiāng)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做出了自身應有的努力。
西部農村安全飲水項目貧困戶以及其它村遺留上水問題
2015年度國家安全飲水項目,工程涉及山、林、田、路,技術要求高,質量標準嚴,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對此,他針對項目區(qū)的實際現(xiàn)狀,在局領導的指導下,采取先易后難、邊干邊研究、邊探索,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去實施各個單項工程。
工程全面展開后,所面臨的就是技術施工問題,由于工程戰(zhàn)線長,布置分散,因此這就要求他必須每天都要到各個工程施工點進行技術指導,粗略估計每天至少要跑30公里以上,最多的時候能到50公里。從而確保了整個工程的按時實施。
戰(zhàn)酷暑,斗高溫,認真負責地把好技術關
自6月份以來,要么高溫、要么連日暴雨,誰都知道此項任務必須要緊隨挖機,加班加點來完成安裝任務或高池的澆筑,在同大家一起承受盛夏太陽照曬的同時,又要做好防洪暴雨的突襲,在這種條件下,他從來沒有怨言和攀比,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機器開動,就站在跟前,對施工質量進行認真的監(jiān)督,從而為民心工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搞好規(guī)劃,當好局班子參謀
2016年度項目在迎接驗收前的突擊時期,在緊張的工作面前,按照領導的的指示,他一邊自檢,一邊跑現(xiàn)場勘查,一邊搞軟件文本,總之,在那段工作中,時間概念已不在腦海中存在,什么早上、晚上、星期天從沒考慮過,經(jīng)過十幾天的努力,一個村一個村的全部落實到位,自來水正常率達到100%。
在干好鄉(xiāng)級重點工程的同時,不誤村級工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
隨著國家對農業(yè)發(fā)展的傾斜,各村也相對在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實施了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基礎工程,針對各村鋪開的工程項目,他大部分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如華歧鄉(xiāng)的安集自然村蒿地灣的自來水工程,通過給予技術上的服務,讓群眾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從而發(fā)揮應有的工程效益。
他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揮業(yè)務技術特長,所做出的點滴表現(xiàn)是微不足道的,離黨委、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通過這次“爭排頭當標兵”﹒秦州發(fā)展齊奮力”先進典型推薦評選活動,使他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必須時時處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對待工作要任勞任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將自己全部的熱情、智慧、以及心血全部獻給水利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