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秦州區政協主席宋丕林赴華岐鎮督查調研包抓重點項目工作。 督查中,宋丕林一行先后來到華岐鎮羅臺村天水羅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汪團村天水保塬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分別察看了烏頭驢養殖繁育基地和油用牡丹種植基地,詳細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華岐鎮羅臺村烏頭驢養殖繁育基地是秦州區第二十二屆蘭洽會簽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600萬元,由天水羅成農業綜合開發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包括2000頭烏頭黑毛驢養殖、繁殖和阿膠生產加工。按照“生態環保,產業融合,綠色安全,高效優質”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林牧生態循環養殖加工和現代觀光農業示范基地。

宋丕林指出,華岐鎮能立足鎮情實際,堅持走調結構、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的路子,著力打造富民產業基地。創新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對當地發展特色種養植業,示范帶動明顯,農業產業化有了新變化,為華岐步入“快車道”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宋丕林強調,烏頭驢養殖繁育基地為林牧循環發展示范點項目,更是特色養殖農業產業化項目,項目建設前期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正處于“瓶頸期”。一是鄉鎮要全力做好統籌協調,積極支持配合,為項目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緊盯項目進度和質量,進一步落實工作舉措,對項目開展"保姆式"、"掛牌式"服務,以優質的服務,促項目上規模、上水平。二是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套扶持政策要跟進,為企業的發展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為項目建設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條件。三是企業自身要創新發展思路,對自身的項目前景、優勢地位、發展速度、未來規劃等經營要素,要有清晰的判斷和準確的定位。做到產業全面融合發展,在具體實施環節上做細、做精,高標準要求建設。
2016年,已建設完成3座雙列式驢舍共7240㎡、3個草料棚共1500㎡,引進種驢700頭,完成投資4610萬元。2017年續建的3座驢舍及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中,預計在10月前完工。6座驢舍全部投入使用后,烏頭驢養殖規模將達到1200頭以上。同時,在基地區域內套種紫花苜蓿4500畝,2017年新流轉土地3000畝,并列入秦州區耕地休耕試點,種植箭筈豌豆3000畝。
基地建成投產后,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即公司為農戶提供種母驢由農戶自行飼養,產權屬于公司,所生驢駒產權和收益均屬于農戶,基地從飼料、繁育、飼養和技術等方面對農戶實行“一對一”幫扶指導,可帶動周邊500余戶村民進行適度規模的肉驢生態養殖,并可吸納基地周邊500名以上的婦女及中老年村民就近務工。目前,基地已向羅臺、草灘等周邊貧困村農戶提供100余個固定用工,每戶年可增加收入4萬元,全年季節性用工達400余人(次),共發放工資580萬元。
區政協辦、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畜牧局、區林業局、華岐鎮等單位負責人一同參加調研。

(烏頭驢養殖繁育基地和油用牡丹種植基地)

(天水保塬農業綜合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