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七里墩街道針對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等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積極轉變服務理念,不斷在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上狠下功夫,力爭以“五把鑰匙”開啟居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密碼”。

察民情。街道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民需,將日常工作與居民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采取“困難人群必訪、高齡老人必訪、重點人群必訪、空巢老人必訪、殘疾人群必訪”的“五必訪”工作法,以串百家門知百家情、以解百家難連百家心“的工作理念, 以發一張“便民聯系卡”,記一本“民情日記”,建一套“民情臺賬”的工作模式, 逐步在走訪服務中轉作風,在作風轉變中提效能。同時,街道在區域網格化管理模式基礎上,建立健全網格內特殊群體臺賬,堅持網格責任人每周下網格不少于2次,走訪五類人群不少于1次,及時了解民情民意,變“坐等受理”為“上門服務”。

聽民意。街道本著“掌握民情、增進感情”的原則,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與居民群眾面對面、心連心,扎實開展 “聽在基層悉民意,幫在基層辦實事”主題大走訪活動。活動中,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轄區居民家中,察民情,聽民意,推動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矛盾問題在一線解決、干部作風在一線轉變、黨群干群關系在一線融洽。通過分類整理意見訴求,活動共征集到環境衛生、治安條件、亂搭亂建、民生設施、居家養老等方方面面群眾意見建議220余條。

解民憂。街道一方面把民意訴求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另一方面通過采取轄區共治、志愿者積分管理的方式解決。街道以“社區十分鐘為民服務圈”為抓手,以“四方議事廳”、“七彩志愿服務隊”“一長三員巡防隊”為載體,對可能引發的矛盾糾紛和信訪隱患事件,采取早介入,早處置,早穩控,逐步實現轄區矛盾糾紛、信訪隱患精準解決。截止目前,今年共解決各類民意訴求等145件。
惠民生。為進一步優化為民服務環境,街道以“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為服務宗旨,在街道10個便民服務站廣泛開展“熱心、耐心、細心、真心、虛心、誠心”的“六心”微笑服務活動,并結合服務工作中首問接待負責制、限時結辦制、特殊群體全程代辦制等工作機制,不斷為轄區辦事群眾打造熱情、高效、溫馨的服務環境。

聚民心。街道堅持以“政治引領,提升服務,凝心聚力,共促和諧”為工作理念,首推“網格+聚心”便民服務,共建黨群 “同心圓”。為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街道將居民小區劃分為一級網格小區,二級網格樓院,三級網格單元,并整合綜治、城管、物業等資源,實施多級、多方融合管理。同時,積極組建居民樓院黨支部,小區黨員網格員聯合居民中的積極分子,組建多支”黨群聯合服務隊“,通過開展轄區安全隱患排查、幫難助困等志愿服務,有效激發黨員活力,形成黨群聚力、和諧共建的良好格局。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