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那些源自身邊的感動
——秦州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側記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瞬間讓我們感動,總有一些人和事讓我們心動,也總有一股力量,引領我們不畏艱險、一路前行。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役中,秦州區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用不同方式、不同載體,踐行著各自的使命與擔當,傳遞著真誠的慰藉與鼓舞,抒寫了一曲曲感動人心的抗疫故事……
中梁鎮:一名預備黨員的抗疫故事 24歲的劉軍軍是一名退伍軍人,2019年7月剛剛成為中梁鎮馬周村黨支部的一名預備黨員。從正月初一開始,他主動加入中梁鎮抗疫隊伍,連續幾天沒有回家,或者在村上的各個疫情防控點執勤,或者在各個巷道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或者入戶排摸返鄉人員。
他一遍遍耐心勸解村民:“鄉親們,為了家人、為了大家,也為了自己、不要出門,請通知各自的親戚不要來村上,來了也不讓進村,疫情面前,大家要團結一心!”
甚至,為了抗疫,他把自己的婚事放在腦后,直到隔村的未婚妻打來抱怨電話:“我爸讓你來家商量我們的婚事,你是怎么回事,都大年初十了連我家的門邊都不登。”
為了徹底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從大年初二開始,馬周村開始“封村”。劉軍軍和其他黨員志愿者,24小時在村口設卡,對所有入村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一面黨旗、一頂帳篷、一張桌子就是監測點所有設施,一壺開水、一碗泡面是他們全天的伙食,一只用了多日的口罩就是他們全部的防疫裝備。就是這樣簡陋甚至有些艱苦的條件,他們毅然在抗疫崗位上堅守,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關子鎮:“抗疫日記”里流露的真情實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關子鎮村干部不畏困難,日夜奮戰在防控一線,關子鎮紀檢書記岳康博,用日記記錄了他們的點滴故事。
(2020年2月3日 晴) 天氣不算太冷,但長時間站在迎風的山梁上還是有些吃不消。全鎮干部已經堅持了十天,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剛登記完一輛車輛信息,就看見遠處駛來一輛藍色小轎車,停在距離我們十幾米的地方。駕駛員下車后,從后備箱抱出了幾個紅色大盒子,快步朝我們執勤點走來,他放下盒子,對我們說:“看見你們在這里執勤好幾天了,現在全國人民都在防疫,你們這些基層工作人員很辛苦,我也幫不上什么忙,今天專門過來給你們送些點心,表達我的一點心意,千萬不要拒絕,辛苦了,再見!”其中一個同事趕忙拿出手機,想要記錄下這一幕,可是這位大哥一路小跑回到車上,離開了,我們只記住了他的車牌號:甘E·D0907。回到執勤點,打開盒子,一排排碼好的點心散發出淡淡的香味。相信立春過后便是艷陽,加油武漢!加油中國!(節選)
(2020年2月4日 晴) 剛準備出發,大門外開進來一輛卡車,車上滿載物資,四周圍了一圈紅色的橫幅:“疫情無情人有情,愛心捐贈暖人心。天水金寶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贈。”車上載著30個電動消毒噴霧器,在目前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這些噴霧器如同雪中送炭,給我們解了燃眉之急。這位愛心人士叫郭文,是天水金寶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卸下物資,水也沒喝就匆匆離開了,因為他還要趕到其他鄉鎮捐贈噴霧器。下午,我在單位工作群里看到各村用噴霧器消毒的圖片,細密的消毒液噴灑在鄉村的每個角落,這份愛心也灑滿了關子鎮的每寸土地!(節選)
區教育局、團區委 用童真為抗疫鼓勁、加油! “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唔口鼻,噴嚏后、慎揉眼,有癥狀、早就醫,不恐慌、不傳謠……”一則由小朋友表演快板的抖音視頻,在網上廣為傳播。
這是秦州區教育局、團區委發動全區各級少先隊組織,組織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開展防控疫情宣傳的一個縮影。
全區廣大學生和家長積極響應,一個個家庭全家總動員,家長孩子齊動手,在各自家中以唱歌曲、手語操、說快板等形式錄制短視頻,辦防控疫情主題手抄報、繪畫制作“美篇”,既給廣大群眾的居家生活增添了幾分樂趣、打銷了孩子往外跑的念頭,也豐富了全區防控疫情宣傳形式,增添了吸引力和感染了,更給廣大未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培育未成年人從小樹立起擔當為民的思想和志向,把童言童真轉化為防控疫情的自覺自信。
正如太京中學團員代表孫杰同學的倡議宣傳: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眾志成城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秦州區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