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五”期間,天水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天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一系列意義深遠的重大改革,使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回顧“十五”,總結“十五”,有助于人們從更高層面上全面、深刻理解各項戰略決策的正確性,鼓舞士氣,增強信心,以嶄新的面貌,創造“十一五”的良好開局。為了全面報道天水市“十五”成就以及“十一五”規劃宏偉藍圖,從今天起,本報將在《回顧“十五”展望“十一五”》專欄刊登“魅力天水”系列報道,向讀者展示天水的無窮魅力。
寒冬時節,滴水成冰。但走進天水市,隨處可見轟轟烈烈的項目建設熱潮。寶天高速公路、大唐甘谷60萬千瓦電廠、國電天水電廠、藉河治理工程、城市天然氣利用等一批群眾企盼、政府想干而多年未干的民心工程,正在通過“項目”這把威力無比的金鑰匙,打開了通向幸福的大門。
發展當先,項目為重。特別是省委“發展抓項目”的重大決策提出以后,正在尋找發展“抓手”的天水市各級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要求各部門重新梳理千頭萬緒的日常工作,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放手去闖,大膽去干。
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累累碩果,在“十一五”將至之際,盤點天水市“十五”期間的項目工作,讓人欣喜,讓人振奮,讓人鼓舞。統計顯示,“十五”期間,天水市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94個,總投資168.41億元,其中國家投資44.34億元,銀行貸款69.51億元,地方自籌54.56億元。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93.7億元,年均增長18.8%,是“九五”投資的2.4倍。
天水市在項目建設上的成功,與一種貫穿始終的精神密不可分,那就是開拓創新、求真務實。采訪中,記者發現,天水市抓項目,既抓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又抓鋪天蓋地的小項目,既抓能促進經濟發展的骨干項目,又抓能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的民心項目,既抓國家投資項目,又抓招商引資項目。就此,天水市項目建設不僅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更快更好地發展,更給人們帶來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寶天高速公路是國務院確定的2005年西部地區新開工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天水市歷史上工程最宏偉、投資最大的項目。該項目的實施,既有利于促進我省與東部地區合作與交流,也將徹底打破天水的交通“瓶頸”,提升天水的城市品位,擴大對外開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凝聚成天水人民團結拼搏的斗志,寶天高速公路征地拆遷之快、移民滿意程度之高是我省公路建設史上少有的,得到了交通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贊揚。
藉河是天水市主城區的母親河,近20年來,逐漸變為季節河,其曾經魚翔淺底的風光不再,成了天水人民特別是沿岸群眾的一大“心病”。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該工程總投資1.9億元,是天水市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最大的項目。工程規劃設計理念旨在通過突出一個“水”字,強化一個“綠”字,體現一個“美”字,屆時,藉河將再現清水長流、綠樹掩映的秀麗風光。
同寶天高速公路和藉河治理工程一樣,天水市“十五”期間實施的194個重點項目個個關乎民生大計,或改善了基礎條件,或提升了工農產業水平,或開發了旅游資源,或促進了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這在給天水人們帶來福音的同時,也讓天水市各級領導干部對“發展抓項目”有了更深、更明確的認識。天水市委書記趙春說,“十一五”期間,天水市GDP要保持年均增長11.5%的發展速度,必須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近20%,投資總額超過450億元,這迫切需要我們用大氣魄、大手筆來謀劃和推進“十一五”的項目建設。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天水市將謀劃一批能夠顯著提升經濟實力的重大產業項目和能源資源開發項目、旅游及現代服務業項目、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社會公用事業項目。
“十一五”期間,天水市過億工程可望達到50個,總投資約650億元。目前,各縣區各部門正在抓緊做好規劃的銜接和項目的論證、立項和爭取工作。
與此同時,趙春要求,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各級干部都要進一步強化項目意識,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本領、資本運作的本領,轉變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實效,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項目投融資機制,以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配套項目為重點,著力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開展直接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