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水訊(記者牛彥君)近年來,天水市加快農村沼氣建設,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天水市農業局因此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單位,這在全省是唯一的;麥積區社棠鎮東山村被評為全國生態家園先進示范村。
在麥積區社棠鎮采訪時,當地農民說,一口10立方米新型旋流布料循環沼氣池,日產氣2至3立方米,年可省煤1278-1917公斤,節省燃料費511-767元;用作照明,年可節約電費100元;帶動項目戶養殖家畜,每戶養豬2頭以上,年可增收400元;沼肥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可節約肥料費300元;沼液用作飼料添加劑,年可節約飼料費300元;沼渣用于浸種和葉面噴施,畝增產10% -15%,增收30元;沼液葉面噴施,可防治作物病蟲害,年可節約農藥費100元。以上7項共計1741-1997元。目前,天水市共建沼氣池3.4245萬口,經濟效益顯著。
農村沼氣建設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天水市把2006年作為全市農村沼氣建設質量管理年,開展了“百村千人萬戶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管理與綜合利用活動”,向全市實施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的164個村,選派出1000名行政、技術人員,建立健全了縣、鄉、村各級服務和管理網絡,走出了一條社會化、民間化、物業化管理之路,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該市還積極試驗示范和推廣了“豬-沼-糧”、“豬-沼-菜”,“豬-沼-藥”等綜合生態模式,延長了能流與物流鏈,促進了種、養、加和運輸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