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何郁)記者從4月9日召開的全市氣象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3—5年,我市氣象工作將初步建成結構合理、布局適當、功能齊備的綜合氣象觀測體系、預報預測體系、公共氣象服務體系、信息與技術保障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教育培訓體系,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氣象服務。
據了解,“十五”以來,我市氣象事業全面發展,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監測、預測和預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預報準確率明顯提高,氣象服務方式明顯改善,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肯定和認可。
市委常委、副市長柴金祥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要求各縣區、各有關單位一定要找準氣象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切入點,加強公益氣象服務,為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氣象產品,發揮氣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綜合保障作用。他強調,各有關部門和氣象工作者要切實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氣象工作的責任感,肩負起氣象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服務、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為“三農”服務的使命,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為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超、市政協副主席魏來全及省氣象局巡視員崔振乾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