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月20日,甘肅天水,公交車在風雪中前行。圖片作者:唐彥輝
持續降雪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 提醒司機及行人注意出行安全
隨著春運的開始,我市公路、鐵路客運流量卻在大幅度地增加。而連日來我市出現的持續降雪天氣,導致天高速公路,天江公路時有封閉,車輛滯留,這不僅是對我市交通應急能力的一次考驗,同時,也給市民的正常出行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氣象部門:今年降雪天氣歷史罕見
1月23日,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受北方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從1月10日起,我市出現了一次長時間的降雪天氣,截止21日,降雪天氣達12天。此次降雪持續時間長,降水范圍大,自1968年以來歷年同期未出現相同情況,最長持續時間長達8天,歷史罕見。其中,僅10日20時-23日08時。降雪量秦州9.2mm,麥積區9.6mm,甘谷縣9.3mm,武山縣10.8mm,清水縣8.1mm,張家川縣11.1mm,秦安縣7.5mm
據氣象局有關專家介紹,此次持續降雪天氣,創下了三個我市的氣象紀錄。首先,長達13天的持續降雪天氣,創下了歷史紀錄。據我市氣象資料表明,1957年1月3號15日,也是持續降雪天氣,而今年卻已經長達13天,而且據氣象部門預計,未來幾天我市還有降雪天氣。其次,歷史上0.1毫米降雪量連續長達五天,,而這次已經長達6天,即1月10日至15日。此外,歷史上1月份0.1毫米的降雪雪量創下了歷史之最。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次長時間的降雪天氣,雖然在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凈化空氣質量、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改善土壤表層墑情以及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和園林樹木和花草的返青有積極作用。但是,對于春運期間市民的正常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交通部門:積極應對,確保安全
由于這次降雪時間長,降雪量大,地面積雪較厚,形成了明顯的路面結冰狀況,這對我市的交通安全而言,無疑迎來了極大的挑戰。
針對這一情況,市氣象臺1月20日11時20分發布了道路結冰紅色預警信號,提請交通公安等部門做好道路結冰應對準備工作。記者在市交警支隊了解到,為了確保交通安全,他們抽調警力,指揮和疏導行駛車輛,做好了道路結冰應急和搶險工作,而且及時教育駕駛人員要根據路面狀況,采取防滑措施。市民:出行極其不便
連日來的降雪天氣,給市內的居民出行,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市內公交線路的非正常運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在秦州區合作北路上班的王女士對記者說:“最近幾天,公交車的時間很不正點,直接影響正常上班。但仔細一想,這樣的天氣,也沒有辦法!”而對此,公交部門的司乘人員也有自己的說法。1月23日,記者在2路公交車上采訪時,一位郭姓司乘人員對說::這幾天,由于路滑,車速提不上來,不少車輛不能按照公司規定的正常運營時間跑,這當然給市民事來不便。但我們也沒有辦法呀,這樣的天氣,我們最主要的是要考慮安全。”
1月22日和23日,記者在市內繁華地段就此次持續降雪天氣采訪時,不少市民表示,路面結冰,給正常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時有摔傷的情況。
23日上午,記者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日來,由于路滑摔傷所致的住院病人,明顯增多。據該院骨科張自安大夫介紹說:“這幾天,因摔傷前來就診和住院的病人,明顯增多。特別是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因為行動不便,最容易成為受害者。”
而市一院骨科謝護士長介紹說:“就住院的這些病人而言,其實,只要出行時注意安全,老年人有人陪護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罕見降雪:拷問政府應急能力
這次罕見的持續降雪天氣,對于政府部門應急能力,是一次極大的考險。雖然持續降雪不會像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那樣,造成各種突發的公共事件,但對于長時間的降雪,至少,應該由政府有關部門組織成立清雪小組,對市區主干道的道路積雪予以清理,以免出現結冰路滑的狀況。
另外,各街道辦事處,交管部門以及公交公司,更應該聯合起來,確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建議:積極應對降雪天氣
1月23日,記者在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此次降雪天氣,時間長,降雪量大,各行業各部門要積極應對,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為此,他們還建議:
首先,加強設施農業中喜溫蔬菜、瓜果的保溫措施,個別溫室內溫度過低的,應采取加溫或補溫措施,以免蔬菜受凍;大棚蔬菜要積時進行除雪,防止塌棚。魚池應定期監測水溫、水中含氧量,各地要做好冬儲蔬菜水果的貯藏防凍工作,注意家畜的保暖工作。
其次,降水后道路濕滑,增加了出行困難,司機朋友要提高安全意識,減速慢行,各地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保證交通安全。電力部門要做好排查工作,保證降雪期間的電力供應。
第三,近期氣溫變化幅度大,感冒等疾病易于發生和流行,建議城鄉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注意衣著保暖,加強對流感等疾病的預防。山區各地要積極利用此次降雪量較大的有利時機,進行窯窖蓄水,為過節期間的人畜飲水和春季抗旱做準備。
此外,據氣象部門預計,我市未來數天,還會有大范圍的雨雪過程,本報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做好保暖措施。